河南:政策“春雨”润沃土 民营经济“活水”来
摘要:河南聚焦民营经济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出台系列硬核举措、举办高层级座谈、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发展网讯 作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河南聚焦民营经济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出台系列硬核举措、举办高层级座谈、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引领,激活发展动能
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委、省政府打出政策“组合拳”。去年5月,河南省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从7大维度提出31条具体措施 ,直击民营经济发展痛点与难点:在基础制度层面,优化市场、政策、法治“三大环境”;针对“融资难题”,从要素支撑端拓宽融资渠道,降低成本;围绕“两个健康”,助力民企能力提升与转型升级。
今年5月,《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发布,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痛点、堵点、难点,针对性实施系列专项行动和攻坚,全力优环境、疏堵点、破壁垒、解难题。为进一步细化落实,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步印发13项系列专项行动方案、攻坚方案及工作机制方案,系统规划了河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其中,《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营主体培育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5 - 2027年,力争全省实有经营主体年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7年年底企业个体比达42%以上,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万家 。
座谈交流,共破发展难题
在政策持续发力的同时,河南通过多场座谈会搭建政企沟通桥梁。2025年初,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在调研中,实地走访了24家民营企业(重点项目)和2个产业园区,其中有12家河南本土企业;农历大年初五,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在郑州与民营企业家代表餐叙交流;2月22日,二人赶赴许昌市调研,走进胖东来综合生产基地,了解其生产经营销售情况;3月21日,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召开,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省发展改革委亦主动作为:1月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主持召开年度首场民营企业座谈会,精准掌握企业需求,为后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依据 。8月27日,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全省推动民营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经验交流会在郑州举行。交流会聚焦民营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点难点,为广大民营企业搭建交流、共进的平台,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这一系列举措,突显出河南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持续优化惠企政策,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诚心诚意为民营企业提供最好服务的决心。
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
省发展改革委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机构,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统筹协调作用。河南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发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改革,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保障机制;强化法治保障,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依法依规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制度;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监管模式,在严守质量和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留足发展空间;完善政府定价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进行常态化公示 。
针对融资、人才、土地、用能等难题,不断在政策层面“加码”。在全国率先推广减税降费红利账单“一户式”推送,实施优化电价措施,出台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等专项支持政策;在人才和用工保障上,支持民营企业建设“人才飞地”及其他各类人才支持计划,赋予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权等。
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随着河南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民营经济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截至今年6月底,河南省民营经济主体达1094.1万户,约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6%,贡献了全省55%以上的GDP,70%左右的进出口总值,90%以上的城镇就业。
从企业个体发展看,蜜雪冰城从郑州街头小店发展成全球最大现制饮品企业并在港交所上市;锅圈食汇销售门店遍布全国各地达1万多家;卫华集团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工业起重机制造企业。这些企业的成功,正是河南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
未来,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落地,民营企业将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不断创新发展、做大做强,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共同描绘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焦孟杰)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