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区:观音桥商圈转型升级全面发力提振消费
摘要:江北区聚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区位、产业、开放多重优势,以加快观音桥商圈转型升级、打造世界知名商圈为支撑,通过强化“三个带动”、把握“三个趋势”、健全“三个机制”,奋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打造“永不闭幕”的商品展销会和消费体验地。
中国发展网讯 江北区聚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区位、产业、开放多重优势,以加快观音桥商圈转型升级、打造世界知名商圈为支撑,通过强化“三个带动”、把握“三个趋势”、健全“三个机制”,奋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打造“永不闭幕”的商品展销会和消费体验地。
背景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打造世界知名商圈”等战略部署。江北区商品销售总额稳居全市第一,商贸业GDP占比、GDP拉动、税收贡献全区行业第一。商贸业作为江北区最有基础优势、最具支撑功能的行业领域,为落实国家战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提供了坚实支撑。江北区委集全区之智科学提出“13457”总体发展思路,明确以打造观音桥世界知名商圈为牵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并以商圈为中心,拓展消费空间、丰富消费场景、培优消费环境、集聚全球资源,构建以商圈为中心、联动全域消费、辐射全球贸易的格局,是深入落实中央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
主要做法
强化“三个带动”找准转型升级根本点。一是强化投资带动。对标国际知名、国内领先,构建层次分明、错位联动的地标建筑群、商业中心网、特色功能区,形成中環万象城—观音桥步行街—北城天街—北仓文创街—大九街—长安文化国际商业街“大商圈”布局。总投资约700亿元的八大标志性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比如,中環万象城通过营商环境优势,引进华润置地和香港置地强强联手打造国际消费新地标,填补重庆百亿级高端商业缺口;创新盘活老旧社区升级打造特色街区,比如,大九街以极小的政府投入撬动社会资本,通过历史风貌保护开发、盘活利用,形成全市“夜间经济”风向标。二是强化开放带动。围绕“国际范”,落地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成渝RCEP跨境贸易中心等开放平台,投用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商品车物流基地等配套项目,培育星光68、世纪新都、阳光世纪等7家离境退税商场,提升“买全球”“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全区累计聚集外向型企业超3000家,2024年完成跨境电商交易61.6亿元、服务外包执行额超1.5亿美元,稳居全市第一梯队。三是强化场景带动。推动商业与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落地亚洲最大室内单体海洋馆(时尚海洋文化)、3788亚洲最大户外LED巨幕(时尚创意文化)、全国商圈首创嘉陵书院(时尚阅读文化),首创商场美人鱼表演、深潜体验、3D裸眼大秀,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带动全区2024年接待海内外游客7357万人次,增长5.4%,旅游总收入325.4亿元,增长25.8%。
顺应“三个趋势”把握转型升级着力点。一是顺应差异化竞争趋势。为有效应对线上消费冲击、线下竞争加剧,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5+1”机制(围绕项目定位、业态布局、目标客群、竞争环境、可替代性5个维度,政策合规性1个方面)引导商家改变经营模式,助推主力企业形成一店一品牌、一MALL一特色差异化发展格局。比如,北城天街定位时尚潮流先锋地标,异地复制天街项目99个;星光68定位城市生活奢享首站,顶奢品牌销售全市第一。二是顺应个性化市场趋势。针对“新中产”和“95后”“00后”消费“新主体”,顺应年轻群体个性化、社群化消费特点,举办街舞、电子竞赛、“喵星人选美大赛”等青年社群活动;聚焦国潮、动漫,成功打造全市首个泛次元商业体方圆LIVE,填补青少年客群业态空白,囊括5项行业大奖。三是顺应体验式消费趋势。针对CITYWALK新型打卡消费趋势,深化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因势利导推出“我在重庆”“星桂坊”“远东城”三大主题街区,比如,“我在重庆”巨幅广告走红后,迅速美化道路、增设商铺,融合潮流地标、特色IP、光影艺术等多元玩法,以一屏、一桥、一花艺大道焕新推出“我在重庆”国际大街区,日均游客15万人次,全网曝光量超10亿,带动周边商业销售增长30%以上。
健全“三个机制”夯实转型升级支撑点。一是党建统领机制。打造“红小桥”商圈党建品牌,组建观音桥商圈联合党委,覆盖商圈企业、协会、物业、市场、公安、城管等党组织70余个、党员600余名,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策划商圈转型升级10大重点项目、5项惠企工程。强化党建统领智治体系建设,针对网红天桥安全问题,创建网红景点管理特色子跑道,设置桥面聚集人员数量预警阈值,超过阈值自动发出告警,实现迅速反应、快速处置。二是惠企稳企机制。江北区已连续4年将“开年第一会”聚焦营商环境,创新“百千万”联系服务市场主体全覆盖机制,迭代升级“小江都能办”线上服务平台,连续多年发布民间投资机会清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迭代升级版。观音桥商圈办创新“1+4+N”惠企稳企服务模式,组建“小桥帮办团”,一体推进活动审批、招商服务、平安稳定等N项惠企工作,指导企业用好加力扩围“两新”政策、小规模企业增值税减免政策、高新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推动惠企政策“直通、直达、直感、直享”。三是市场联动机制。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成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商会,通过商会桥梁纽带,开展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品牌联创三大主题活动,联动引进首店、首牌120余家,举办“首秀”“首展”200余场次,年均举办品牌会展100余场次,“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暨2024不夜重庆生活节”刺激全区夜间消费40亿元,带动全区商品销售总额连续三年保持全市第一。
成效亮点
产业集聚度“串珠成链”。观音桥商圈集时尚产业、市场街区、时尚文旅为一体,现拥有4大主力百货、10大购物中心,汇聚LOUISVUITTON(路易威登)、GUCCI(古驰,重庆首家)、BURBERRY(巴宝莉)、VERSACE(范思哲,重庆首家)等30余个国际顶级品牌,涵盖200余个国际知名潮奢品牌,300余个区域首店、旗舰店,形成“全时段、全场景、全业态”现代商贸产业体系。
消费引领性“多点开花”。消费供给呈现多样新场景、多元新业态、多种新体验,打造“城市生活奢享首站”“时尚潮流先锋地标”“都市青年社交磁场”等一批主题鲜明、定位精准、分层有序的消费IP,北城天街、大融城等多家购物中心入选“重庆高品质消费新场景”。节假日期间观音桥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
品牌影响力“火爆出圈”。观音桥商圈日均客流60万人次,多次入选全国消费最火商圈、全国十大夜市商圈,以全市第一上榜《中国商圈商业力指数榜单》,2024年11月,作为全国唯一商圈,在商务部主办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做主场推介,被商务部认定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标志性”商圈,全国推广经验。(李平贵 )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