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陕西: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5-08-13 13:57 中国发展网 侯勇

摘要:在严守生态环境底线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与绿色低碳发展同频共振,主动融入并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为重大项目落地按下 “加速键”,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营商环境实现系统性提升。

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生态环境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聚焦市场主体核心需求,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严守生态环境底线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与绿色低碳发展同频共振,主动融入并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为重大项目落地按下 “加速键”,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营商环境实现系统性提升。

       政策赋能增效 审批服务跑出 “加速度”

以 “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 为核心突破口,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出台《关于提升环评审批效能加强政务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持续深化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要素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为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市本级已审批项目环评 137 个,总投资达 500 亿元。尽管审批数量同比增长 30%,但所有项目均在承诺期限及部省市要素保障调度管理平台要求时限内高效办结。在 2025 年 6 月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省级重点项目环评要素保障进展情况的函》(陕环办函〔2025〕38 号)通报中,榆林市 1 至 5 月份全省重点项目环评综合保障率位居全省第一。值得关注的是,市生态环境局已连续三年荣获市委、市政府授予的 “优化营商环境” 先进单位称号,政策红利持续转化为发展实效。

    精准对接需求 专班服务护航项目落地

为精准破解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环评难题,市生态环境局创新组建重点项目环评服务专班,出台《全力推进重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实施方案》,为部、省、市、县四级重点项目建立系统化、动态化的环评管理台账。通过向 180 余家重点项目单位发放 “审批服务单”,实施专人负责、全程跟踪、定期调度机制,并提前介入项目前期规划阶段,确保优质服务贯穿项目落地全流程。

截至目前,专班已累计协调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完成国能二期、陕煤二期、蒋家窑子水库等 13 个重大项目的环评批复,其精准化、高效化的服务模式受到市政府及企业的一致好评,成为保障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的 “关键引擎”。

        流程创新突破 审批时限压缩超五成

在制度创新层面,市生态环境局相继出台《关于提升环评审批效能加强政务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构建起项目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即来即受理、即公示即审查等多条 “绿色通道”。创新推行 “四个一” 审批机制 —— 一次性编制报告、一次性受理公示、一次性评估审查、一次性研判批复,将环评审批时限大幅压缩至法定时限的 50% 以内,其中报告表审批仅需 20 个工作日,报告书审批仅需 30 个工作日。

高效的审批服务为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截至 7 月 30 日,全市 56 个省级重点项目中已有 52 个完成审批,保障率高达 96.3%;338 个市级重点项目中 315 个完成审批,保障率达 93.2%,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筑牢根基。

      监管科学精准 守牢生态与质量双底线

在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榆林市始终坚守生态环境质量底线,充分运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高效完成榆横、榆神等 5 个重点园区规划环评审查。累计对 278 个建设项目、23 个矿区及产业园区进行生态环境影响比对分析,为重大项目科学选址提供权威决策依据。

针对第三方环评机构监管,市生态环境局创新实施 “红黄蓝绿” 分级管理制度,严格审查环评报告质量。通过常态化监督考核,对 43 家环评单位实施考核亮牌,将 1 家红牌单位和 9 家黄牌单位纳入全网公示,并嵌入信用评价体系,显著提升了第三方技术单位的报告编制质量,筑牢环评审批质量防线。

据了解,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将在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的前提下,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工作思路与服务模式,在服务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中推出更多实招、新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为榆林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生态动力。(侯勇)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