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锚定“双目标”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摘要:改革是发展的“金钥匙”。彭场聚焦三个方向,让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中国发展网讯 “镇域经济当排头,城乡融合做示范——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作为仙桃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引擎,彭场就是要在发展能级、速度、质效、韧劲上全面突破,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镇样板。”彭场镇党委书记蔡勇军的话语,勾勒出这座乡镇奋勇争先的清晰蓝图。如今的彭场,正以产业升级为笔、城乡融合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三措并举 筑牢产业“压舱石”
非织造布产业是彭场的“金字招牌”,如何让这块招牌更亮、更响?镇里以三个“千方百计”破局,为产业注入澎湃动能。
力促产业倍增,彭场精准锁定三大方向:抢订单、拓市场,让现有产能“开足马力”;育本土、引强企,让新增产能“质效双优”;抓“满园”、聚集群,让细分领域“链式爆发”。通过一系列组合拳,镇里正全力培育“领飞矩阵”——目标是产值过20亿元企业3家以上、过10亿元企业5家以上,推动产业规模与质量同步跃升。
深化创新驱动,技术与检测“双中心”成为产业升级的“智囊团”。依托“中心+院校+企业+风投”协同机制,彭场聚焦高端医卫、精端医美等领域,组建产品研发创新联盟,推动产品从医用耗材、劳保防护向日用品、健康品、建材等多领域拓展。“把实验室成果变成货架爆品,用市场爆品重塑产业格局”,已成为彭场产业升级的核心路径。
畅通供需对接,飞织链、中织链“双网联动”,打通了产业转型的卡点。内循环顺通、外循环连通,让资源链接更高效、市场抱团更紧密。目前,柏德汽车家电与小米生态链的合作稳步推进,跨境电商场景营销加速布局,产业活力持续迸发。
城乡融合 构建发展“新格局”
产业兴则城乡旺。彭场以三个“大力实施”为抓手,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红利,绘就融合发展新图景。
推进循环农业绿色化,“三产融合”让农业焕发新活力。湖北裕兴、菇珍园等项目快马加鞭建设,湖北顺农重组、战友巨田裂变新生,带动彭场向“全国最大双孢菇生产基地”“华中最高品质蓝莓生态智慧园”迈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特色产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支撑”。
推动国土空间重构化,全域综合整治带来深刻变革:农民变市民,实现“家门口”城镇化;小田变大田,助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产业就业双保障,让群众与集体“双增收”。三联整村搬迁示范点、汪洲与太子湖完整社区的打造,正是这场变革的生动注脚。
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彭场对标“小县城”标准,全面融入仙桃主城区,持续推进十件民生实事。从路网升级到配套完善,从环境整治到服务优化,一座“紧凑精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渐显雏形,城乡生活品质同步提升。
改革赋能 激活发展“新动能”
改革是发展的“金钥匙”。彭场聚焦三个方向,让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做大做强“订单农业+”,依托龙头企业打造特色种养基地,深化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跟着产业赚大钱;
——做实做活强村富民公司,巩固“三资”清理成果,优化集体经济结构,让集体家底越来越厚;
——做好做深便民服务,从办事流程简化到民生需求响应,切实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决胜“十四五”、谋篇“十五五”,彭场正以“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向实而为”的姿态,在镇域经济与城乡融合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一幅产业兴旺、城乡和美、百姓幸福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廖亮 张钰)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