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2025年中期业绩“成绩单”发布
摘要:阮琦说,中国人寿于2009年做了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的决定,即将科技的重心由技术上升到数据,虽然只是这样一个跃升,但对今天来说意义巨大。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备受业界瞩目的中国人寿在北京、香港两地同步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等高管出席发布会并先后发言。
阮琦说,中国人寿于2009年做了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的决定,即将科技的重心由技术上升到数据,虽然只是这样一个跃升,但对今天来说意义巨大。
在他看来,中国人寿的数字化转型分为两个层面推进:一是转方式;二是转模式。其中,“转方式”是用数字移动技术赋能线下队伍,并改变其销售和服务模式,重点在流程的优化与效能的提升,但并没有对原有的业务模式做根本性的变化,而这样做的目的是稳住规模的基本盘。
“转模式”就是从根本上转变业务模式,布局中国人寿的第二增长曲线。新的模式完全建立在数字化生态之上,目前来看,这项创新性的工作成效非常明显,新模式产生的保费已经远超公司在年初对互联网渠道所设定的全年预算。
聚焦新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阮琦表示,“营销、销售的成本大幅下降,这样就有力提高了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模式下,与当下的人工智能高度契合。”
刘晖介绍,接下来我们将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要求,持续优化权益配置的结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的配置。资本市场方面,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债券市场利率维持低位波动,A股市场估值总体合理,市场底部相对夯实,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公司对下半年的A股市场仍保持乐观,将持续关注市场上涨板块中的板块轮动,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方向的投资机会。在这一市场判断的基础上,公司下半年将采取“配置资产做稳,弹性资产做优”的配置思路。具体而言,在固收方面将保持中性灵活的配置策略,保持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在较低水平。
权益市场方面,我们将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要求,持续优化权益配置的结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的配置,不断提升权益配置的稳健性和长期汇报的潜力。
刘晖表示,今年QDII额度也在陆续发放,随着上半年港股估值持续修复,港股市场将成为中国人寿权益投资配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美元信用下降,全球资金再平衡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港股在新经济、高股息等优质资产方面具备配置价值,中国人寿在权益配置上保持了均衡稳健的组合。上半年我们在港股市场也进行了配置,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关注港股市场,持续开展我们的投资操作。
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指出,上半年,虽然受到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但中国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仍然维持了较高的水平,远高于监管的要求,能够为其业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保障。
如果公司所有的固收类资产都是以公允价值来计量的话,无论是核心还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都能够进一步提升超50个百分点,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公司的偿付能力资本管理的水平。
展望未来,袁颖表示,公司还将继续深化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管理,深度联动,提升在目前利率波动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的韧性。通过比较长期和稳健的价值创造和提升长期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内生资本的创造能力和补充能力。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