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 正文

青山点金 绿富同兴——“鄂西林海”绘就“两山”转化新画卷

2025-08-18 15:17 中国发展网
绿色金融

摘要:这片绵延不绝的苍翠,来之不易。恩施州75%的国土被林海浸润,森林覆盖率高达68.75%,森林蓄积量达1.53亿立方米,两项指标均稳居湖北省前列。

中国发展网讯 绿波千里铺锦绣,万物生金惠民生。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在被誉为“鄂西林海”的湖北恩施,这片充满生机的绿色沃土上,正生动践行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恩施始终坚持提升发展的“含绿量”与生态的“含金量”,一幅生态秀美、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成为“两山”理念落地生根的鲜活实践地。

厚植“含绿量”: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自然馈赠

“这个小班的疫木采伐规范到位,伐桩覆膜处理合格。”8月13日,来凤县三胡乡六正村的林地间,湖北省国土绿化复评组专家张之勇正俯身仔细核查。他脚下的土地,正是恩施州2024年实施的林业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现场。得益于11.59亿元中央专项资金的有力支持,全州首批已顺利完成退化林修复48万亩、封山育林2.8万亩,为林海常青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片绵延不绝的苍翠,来之不易。恩施州75%的国土被林海浸润,森林覆盖率高达68.75%,森林蓄积量达1.53亿立方米,两项指标均稳居湖北省前列。如此厚重的“绿色家底”,离不开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坚实护航。2737名林长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的绿水青山守护网络,他们持续推动生态修复、加强资源保护、助力产业发展,为恩施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奠定了稳固根基。

守护之下,是生生不息的自然奇观。5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林海中肆意生长、竞逐芬芳;11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安然栖息;还有14548株古树名木,以及古银杏、古杜鹃、古珙桐、古杨梅、古楠木等众多古树群落,使恩施堪称一座“天然基因库”。

生态保护的成果不止于此。整合优化后,恩施州获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21处。其中,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授予“IUCN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称号,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成功创建为世界地质公园,为生态守护持续赋能增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8.43万亩“彩色森林”工程,让群山换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四季华裳,催生出众多网红打卡地,为生态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热度。

提升“含金量”:点绿成金   释放生态价值

绿水青山如何变为金山银山?恩施以“生态产业化”为破题之钥,让这片林海不断释放出金色能量。

林下生金,产业链条纵深延展。667.2万亩林地的林下利用面积,孕育出59.7亿元的生态产值。集中连片的林下黄连、黄精等道地药材基地,擦亮了“华中药库”的金字招牌;依托120万亩特色箬竹资源,恩施高质量打造“中国箬叶之乡”,创造出10亿元的特色产业价值;同步培育壮大的40万亩油茶和厚朴、杜仲等木本药材基地,更成为富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森林流金,新兴业态活力奔涌。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全州建成24家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年收入达110亿元。2024年,世界地质公园接待量超4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数量激增170%。花木盆景产业也蓬勃发展,依托来凤盆景,恩施正全力打造武陵山区重要的花木盆景生产与交易中心。

碳汇探金,绿色金融蹄疾步稳。恩施发行的“鄂西林碳”森林碳票,核定碳汇量23.8万吨,价值约900万元。全国首个“碳汇超市”——“硒都林碳”小程序上线运行,以“碳票+旅游”的创新模式链接餐饮住宿业,开辟出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路径。随着鹤峰碳汇项目成功落地、恩施市签约合作,生态的“含金量”还在持续攀升。

改革与科技双轮驱动:赋能产业   惠及民生

“绿满山野金满川”的美好愿景,离不开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的双轮驱动。在制度层面,恩施州直面集体林地分散的难题,在全省率先破冰。推动集体林地经营权规范流转,加快了林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步伐;在全国首创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实现了农户、政府、市场主体的多方共赢,为生态旅游、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扫清了障碍;同时,在全省率先出台林权抵押贷款指导意见,有效拓宽了融资渠道,破解了林业发展的融资难题。

科技则为林业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恩施的林药生态种植技术走在全国前列;“油茶快速成园”科技成果获得省级认证;深挖箬叶新质生产力,斩获5项国家专利,全国首家竹基质新材料生产企业也在恩施落户投产。

多年的耕耘,换来了硕果盈枝。如今,全州林业年产值已突破400亿元,58家省级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特色林业产业蓬勃发展。年均超2.8亿元的生态补偿资金,惠及全州6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430元以上;1.73万名护林员年均增收4000元,曾经的青山,真正成了百姓的幸福靠山。

回望“鄂西林海”,“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深刻论断在此熠熠生辉。这座武陵山区的绿色宝库,正以更高的“含绿量”与“含金量”,为湖北支点建设奋力书写绿色崛起的恩施篇章。(廖亮   曾维明   向烨)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