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大连市经济同比增长6.0% 量质齐升超预期
摘要:根据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464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上半年,大连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根据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464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6.9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641.3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2788.8亿元,增长4.0%。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高端制造加快布局。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0%,股份制企业增长17.3%,私营企业增长6.5%。
服务业保持增长,部分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0%、5.3%。
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6.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由降转增比一季度提高1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9%。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8.0%;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9.8%。
消费市场扩容提质,提振消费政策发力显效。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5.7亿元,同比增长7.4%。商品零售1003.2亿元,同比增长7.5%,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餐饮收入122.5亿元,增长6.3%。
综合看,上半年全市经济稳中有进、量质齐升、好于预期。
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加速升级,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9%,高端船舶、新一代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聚能起势,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低空经济稳步推进。
科技引擎动能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提升,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辽宁黄海实验室在连孵化3家学科性公司,建成6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大连凌水湾实验室、星海湾实验室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4家中试基地入选国家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25个研究领域、398个细分领域实验室确定入驻英歌石科学城。
经济循环畅通。高效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服务消费持续扩容,赛事经济、首发经济、平台经济加速发展,航运、物流中心辐射力增强,中欧班列发运7500余标箱。自贸片区整合提升加速推进,完成4架波音飞机保税融资租赁、2艘船舶金融租赁签约,大窑湾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运营。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施营商环境提升方案6.0版,累计实有各类经营主体增长1.1%。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完善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走深走实,制定高效办贷“14条”,创新“无感续贷”机制,累计授信687.5亿元、放贷487.2亿元,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
民生保障更具品质。民生实事项目可感可及,公共预算民生领域支出比重达87.1%,城镇新增就业8.4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超527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9.3%,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数达到31个。
下半年,大连市将聚焦高质量建成“两先区”“三个中心”奋斗目标,精准落实《提升清单》,全力保持经济稳中向好态势,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坚决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全力以赴拼项目、扩投资。树牢“抓实项目就是抓实工作”理念,发挥市级统筹作用,形成市区两级工作合力,加快存量项目的投资进度,拓展增量投资的储备深度,确保投资稳定增长。加快推进中石油大石化易地升级改造、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一期、庄河核电、海上风电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长海大桥、鼎际得石化、航运中心大厦等一批牵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全力以赴抓产业、聚动能。推进石化产业向下游延伸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水平。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拓展氢能、储能、低空领域应用场景,推动新能源、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市中心功能拓展相互促进,全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质效。在做强海洋经济、县域经济上力求突破,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全力以赴挖潜力、促消费。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促进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开展各类特色化提振消费活动1200场以上,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做大做强赛事经济、演唱会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全力以赴稳企业、强主体。全面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等6个专项行动,畅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健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
全力以赴抓开放、促改革。进一步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功能定位,推动产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自贸片区整合提升政策落地,用足用好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推动保税混矿等新模式加快发展,提升全市口岸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全力以赴惠民生、护稳定。兜牢民生底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质量完成重点民生实事,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城中村改造、保障房筹集,实现房地产止跌回稳。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织密防汛度汛安全网,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