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关”不是“封岛” 开放进一步扩大
——社会各界热议海南自由贸易港即将正式启动封关
摘要: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封关最直观的表现是对消费的刺激。同时,业界还分析,封关对于海南经济而言,既是重大机遇,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
图为消费者在海口国际免税城购物。新华社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荆文娜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正式启动封关。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此次封关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核心特征,通过税收、贸易、通行和监管四大政策升级,进一步扩大开放水平。
会上强调,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联系将更加便捷,这对于加快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开路,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海南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政策调整不仅将重构海南的产业格局,也为旅游消费、跨境贸易等领域带来深远影响。社会各界对此展开了热议。
推动开放进程
丰富国内市场
2020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5年多来,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创新举措相继推出,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封关后,人们的生活将面临哪些变化?
万联证券发布的研报称,海南自贸港与封关前相比,封关后的货物税收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明显变化:“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以及政策的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
业内人士也表示,自由贸易港的特色是“自由”,这并不仅仅是税收和贸易方面的自由,也是制度安排的自由,会进一步激发所在地区的主动性和活力,推动对外开放进程。此外,大健康、医药、旅游、新能源和文化,这些颇具成长性的行业,在海南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南海研究院公共外交与海南开放研究所负责人、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研究员于涛表示,未来岛内居民“零关税”正面清单政策落地后,居民可在清单范围内免税购买进口消费品,享受更实惠的进口商品;教育、医疗、旅游等高质量服务供给增加,实现“不出岛”享受国际化服务。
事实上,在全岛封关政策发布前,海南自贸港已出台实施了3项“零关税”政策清单,并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试行了部分进口药品和器械“零关税”政策。截至5月底,乐城已有14家机构通过享惠主体资格认定,累计进口“零关税”药械37批次,总货值达7252.52万元,免税金额983.18万元。
乐城医疗产业的成长实践,是“零关税”政策发挥动能、撬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一个生动注脚。这种先行探索正成为全岛顺利实现封关的重要基石。此次全岛封关后,享受“零关税”政策的商品税目数量,将从目前的约1900个增至约6600个,占所有产品税目的比例将由21%大幅提升至74%。专家表示,这一跨越,意味着“零关税”红利将从细分领域向更广阔的产业场景渗透,为国内市场注入全球的优质供给,也为国际经贸合作搭起桥梁。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表示:“实行‘零关税’有利于扩大我们进口产品的规模和品种,丰富我们国内市场。老百姓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国外的好产品,也有利于其他国家发挥他们的优势,来跟我们做贸易,形成一套互利共赢合作共生的新型开放体制机制,为其他国家提供一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认为,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促使部分传统产业进行调整或转移,进而影响居民原有的收入结构。此外,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有望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为旅游从业人员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助推产业布局
加速投资步伐
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和海南省加快封关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了进一步放宽贸易管理措施,相关部门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在国家现行的禁止、限制管理措施基础上作出了开放安排。清单之外的货物与物品,都可以在海南自贸港与境外间便利进出。
业内人士认为,这份清单让哪些商品能进入海南自贸港有了清晰的边界。出台的“禁限清单”,首次全面系统地明确了海南自贸港现禁止、限制管理措施的进出口货物、物品范围,以“法无禁止皆可为”的理念,为企业开展相关业务提供明确指引,通过更加宽松的管理措施提升了贸易自由便利化水平。这项政策压缩通关流转的时间,让贸易往来更为高效顺畅。封关运作后,企业也将享受新的政策红利。“一线”进口“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大幅提升至74%,在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将更好地推动海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周密认为,这种吸引力并不仅限于面向消费者的进口产品层面,而是将促使制造业在区域内进行重新布局,营造一个与现行体制不同的贸易环境。这一变革并非仅仅停留在关税层面,还涵盖了进出口管理制度的调整以及海南本地税制的配套改革。
中国绿色发展基金执行主席桂振华还提到,海南封关以后,将大力发展以服务贸易为主的自贸港,拓展旅游产业链、深挖现代服务业价值链、发展海洋经济等绿色产业。这为绿色投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事实上,已经有国内外企业在加紧对海南的投资步伐。据了解,雅诗兰黛就在海口综合保税区注册成立了旅游零售服务(海南)有限公司,成为雅诗兰黛集团旅游零售中国区总部。作为国内企业,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自贸港是华熙生物重要的战略布局,公司十分看重在海南的投资与发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海南自贸港能够助力企业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迎接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和发展机遇。据了解,2020~2023年,华熙生物在海南成立了科技产业园以及合资公司。
海南省国资委副主任李红艳此前曾介绍,海南省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税收翻两番,分别达到8500亿元、20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有两家企业要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担当主力军,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促高端要素集聚
机遇与挑战并存
"大家到海南岛出差、旅行,都和现在一样,不需要办理额外的证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发布会上说。
海南,一直是中外游客憧憬向往的旅游度假胜地。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介绍,近年来,海南大力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24年全省接待中外游客9720万人次,比上一年增加8%;其中,入境的游客增加了1倍多。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我们将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刘小明表示,一方面,加快打造独具影响力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建设一批国际文旅IP和项目,并且同时推进现有的景区景点焕新升级,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进一步营造安心、放心、开心、舒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推出"放心消费在海南"的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从了解商家、购买商品到投诉维权、先行赔付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推动放心消费"全行业、全领域、全覆盖"。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封关最直观的表现是对消费的刺激。同时,业界还分析,封关对于海南经济而言,既是重大机遇,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
周密认为,封关运作将对海南经济形成切实有效的支撑,其核心体现在对创新动能的激发上。随着企业流动性与人员流动性的同步提升,海南本地的经济活动频率与社会整体活跃度均将获得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技术、知识、技能以及知识产权等各类高端要素将加速向海南集聚,从而推动海南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阶上移,并有效提升产业附加值。
但周密强调,在此过程中,税制亦将发生相应调整,既包括税率的进一步下调,也可能伴随税基的持续扩大。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不过总体仍具备实现更加高效、可持续增长空间的现实可能。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