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九三阅兵的三个关键逻辑

——来自天安门广场观礼台的现场观察

2025-09-04 23:2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东风浩荡,威震寰宇”。这8个字,像一记重锤,声音回响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再一次点燃观礼台上下的情感共鸣。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赵庆国

9月3日,是中国人民纪念胜利荣光的日子。纪念,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时光虽然飞逝了80多年,但整个民族的痛苦记忆不能忘却,英雄儿女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的不朽功勋永不磨灭。

九三阅兵,展示的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进步,是各式各样的先进武器,传递的是我们对人类和平发展的无限渴望和携手世界各国共创未来的坚定信念。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现场观察发现,九三阅兵展现了三个清晰的关键逻辑,而且达成了纪念大会组织者、受阅官兵和各界人民群众在情感上的高度统一。

第一个逻辑,是勿忘国耻、缅怀先烈。

上午8时35分,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与抗战老战士握手时,广播里传来“八路军老战士,102岁”“国民党抗日老兵,100岁”的声音,观礼台上、整个天安门广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

这些抗战老兵,舍生忘死,共赴国难,为民族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如今,他们已是百岁老人,亲身经历了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辉煌。而更多的人,3500万军民同胞,永远牺牲在了那段艰苦岁月里。

这些掌声,不仅仅是为了致敬英雄,更是对“中华民族用巨大牺牲换来最终胜利”的深情表达。“此日漫挥天下泪”“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此时召开纪念大会,就是要告诉全世界,决不允许忘记历史,而历史也决不容许被背叛!

第二个逻辑,是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9时7分,习近平总书记开始发表纪念大会讲话。

他讲到,“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他讲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整个天安门广场再次响起热烈、持久的掌声欢呼声。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什么会引发观礼台上下如此热烈的反响?原因就在于,这个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说出了观礼群众想听的话,大家的心想到一块儿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这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背后,镌刻的是对人类和平的无限渴望。纪念大会再一次提醒世人,面对烽火硝烟还在局部地区延续的今天,如何携手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世界。

第三个逻辑,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9时44分,九三阅兵分列式拉开序幕。

9架直升机护卫着党旗、国旗、军旗,26架直升机组成“80”字样,3架直升机分别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条幅,飞越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上万名受阅官兵、数百台(套)地面装备、百余架战机,编成45个方(梯)队庄严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这一刻,人群沸腾了!

大家举起相机、手机,一直不停地拍着、录着,生怕遗漏掉这些美好的记忆。

10时10分,当播音员在广播里介绍“战略打击群4个方队即将接受检阅”时,记者发现,身边几乎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还有一些人试着要站起来观看。

长安街上,轰隆隆的车轮声震天动地,一列列高大威武的导弹车势不可挡。当广播里男主播的声音“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传来,观礼台上再也抑制不住,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欢呼声,人们使劲儿摇动手中的红旗,很多人涨红了满是汗水的脸庞。

“东风浩荡,威震寰宇”。这8个字,像一记重锤,声音回响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再一次点燃观礼台上下的情感共鸣。

这一刻,我为祖国自豪!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我们唯有手握战略重器,才能铸就和平盾牌。

70分钟的阅兵匆匆而过,很多人表示,根本没过够瘾。10时26分,随着8万羽和平鸽、8万只彩色气球飞向天空,九三阅兵正式结束,大家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广场。

当疏散的人群遇上坐在大巴里等待撤离的解放军战士,人群里又爆发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欢呼声,一排一排的群众齐刷刷地为他们高高竖起大拇指,战士们则在车里向群众挥手、鼓掌。

人民必胜!大拇指遇上挥手、鼓掌,这一刻,受阅的官兵与观礼的群众都在毫无保留地表达着对彼此的赞扬,再一次定格了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的鱼水深情!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