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新论」减负赋能,为担当者注入澎湃动能
摘要: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卸掉应减之负,方能勇担应担之责。近年来,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基层“滥挂牌”问题……减负赋能的真谛,在于为担当者松绑,为实干者撑腰。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到如今全文向社会公开发布,彰显了我们党持之以恒纠“四风”、坚持不懈为基层减负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精简会议、严控发文、多项工作一同部署,减负与赋能,双管齐下;权责与权能,更加匹配……减负不是减责,松绑不是松懈。减负的深意远非“物理减法”,更在于“化学赋能”——为实干者卸下无谓枷锁,为担当者注入澎湃动能。
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卸掉应减之负,方能勇担应担之责。近年来,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基层“滥挂牌”问题……减负赋能的真谛,在于为担当者松绑,为实干者撑腰。唯有将干部从形式主义枷锁中解放,将宝贵精力聚焦于解决急难愁盼,方能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在改革深水区、发展第一线主动扛重担、啃硬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将惠民政策化为生动实践,以好作风多干有用事,以实绩实效造福人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晏惠轩
责任编辑:宋璟
(原标题:「多彩新论」减负赋能,为担当者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