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知识产权转化 赋能国企创新主阵地
摘要:产权市场是国有知识产权转化的“主阵地”,规范、透明、高效的交易环境,能让专利等无形资产真正“活起来、转起来”,为实体经济注入创新动能。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10月13日,国有企业知识产权转化交易专题活动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会嘉宾围绕知识(技术)产权交易助力科技高质量创新发展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有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交易转化的最新模式、路径与实践经验,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浪潮澎湃,知识产权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其转化与运用效能直接关乎实体经济升级与科技自立自强。欧洲科学院院士、湖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中欧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余翔,结合数智时代科技创新的特征与趋势,借助典型专利转化案例,揭示了这一时代背景下专利转化的成功经验与深刻启示。
海尔卡奥斯平台汇聚海量企业运行数据,通过分析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创造持续演进的价值网络;百度飞桨通过开源构建生态,掌控中国AI开发领域事实标准,获得商业价值和行业影响力。
“数智时代的技术呈现集群式爆发,创新范式正在重构。创新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以专利为纽带,实现技术集群的协同演进。”余翔介绍并强调,企业的价值核心正从“技术本身”转向“数据与生态”。因此,企业、金融机构与高校需加强战略协同,将专利等知识产权战略全面融入企业总体战略,并实现从“前瞻研究—立项—研发—产出—运营”全链条的系统化管理。
产权市场是国有知识产权转化的“主阵地”,规范、透明、高效的交易环境,能让专利等无形资产真正“活起来、转起来”,为实体经济注入创新动能。
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知识(技术)产权交易分会秘书长张陆军就《产权市场助力中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调研成果》进行分享。在今年4月中国产权协会面向部分中央企业发放的调研问卷中,协会围绕中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产权市场参与情况及其问题分析、中央企业当前需求及期望等问题进行调研。调研问卷中直接反馈的近三年企业科技成果(含有效专利)总量达25.9万项,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面临转化渠道不畅、市场需求不明、价值评估困难等问题。中国产权协会知识(技术)产权交易分会将围绕政策解读、组织建立相关评估体系、制定服务标准、搭建交易平台、加强人才培养与需求对接等方面开展后续工作,助力破解企业成果转化问题,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自大连一家国企的代表会后向记者表示,“今天特意来参观专交会,并仔细聆听行业专家学者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我们一直在寻求数字资源的转化和高效运用,这次会议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也为我们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方式,带给我们许多启发。”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