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阳公安以 “全维度” 警务护航 为营商环境 “加码提速”
摘要:如今,在榆阳大地上,公安护航的 “平安底色” 愈发鲜明,服务发展的 “警务温度” 持续提升,正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 “公安力量”。
中国发展网讯 今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锚定 “发展所需、企业所急、群众所盼”,出台《关于公安机关服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 “零容忍” 态度打击犯罪、“零懈怠” 姿态护航发展、“零距离” 服务构建警企连心桥,深耕 “营商警务” 品牌,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为榆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注入公安动。
铁腕治罪护企安 筑牢安全 “防护网”
针对侵害企业利益的突出违法犯罪,公安榆阳分局联动税务、银行、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警税、警银联席机制,在 21 个派出所设立 “经侦联络员”,织密涉企犯罪打击网。今年以来,已成功破获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案件 6 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1700 余万元。
在知识产权保护战场,分局在重点企业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依托 “昆仑 2025” 专项行动啃下 “举证难、受案难、认定难” 硬骨头,破获销售伪劣产品案件 8 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件 1 起,刑拘 2 人、逮捕 6 人,有力维护企业创新成果。
对扰乱市场秩序的黑恶势力,分局开展严打 “六霸” 专项行动,成功捣毁以李某和为首的恶势力犯罪集团,抓获 9 名嫌疑人,破获敲诈勒索案件 22 起,涉案金额 87.4 万元,查扣资产 32.5 万元,彻底铲除干扰招投标秩序的 “毒瘤”。
精细服务促发展 激活营商 “新引擎”
“账户解冻后,800 多万资金顺利周转,企业项目终于能正常推进了!” 某建设公司的感激,源于分局规范执法带来的实效。今年以来,榆阳公安已为企业变更或解除冻结账户 10 个,释放资金 838 余万元。
在护航发展中,分局构建 “行政执法 + 刑事司法” 衔接机制,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执法等协作模式凝聚治理合力。严格落实立案审查制度,严禁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建立涉企案件全流程监督机制,依法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坚决杜绝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 “查冻扣”,让企业安心经营。
针对 110 报警台和 12345 热线接收的涉企诉求,分局实行 “专人派警、快速处置、回访督办” 闭环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涉企警情,实时向巡逻警力和相关部门推送预警信息。今年已妥善处置阻工事件 5 起,行政拘留 4 人、行政处罚 10 人、告诫教育 20 余人,确保项目建设 “零干扰”。
警企同心零距离 架起服务 “连心桥”
“项目警官每周都来工地走访,不仅帮我们化解了劳资纠纷,还指导做好安全防范,太给力了!” 延榆高铁项目负责人对 “项目警官制” 赞不绝口。
榆阳公安推行 “一个项目、一名警官、一份档案、一套方案、一抓到底” 工作模式,在延榆高铁等重点项目设立警务室和联络点,提供 “一对一” 政务服务和矛盾化解支持,相关经验获评全区安全生产和城市更新先进典型。
26 个 “暖心警务会客厅” 全天候运转,7×24 小时服务不打烊,成为企业身边的 “微型派出所”。创新搭建的 “接诉即办” 平台办结群众诉求 119 件,收到感谢信 21 封,让 “问题清单” 变成 “满意清单”。
政务服务持续 “瘦身提速”,“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 覆盖各类事项,城镇落户实现 “零门槛”。依托 “互联网 + 公安政务服务” 平台,已办理人才落户、投资创业、务工人员落户 1118 人,提供延时和预约服务超 1000 次。民爆物品、印章审批时限压缩 78%,网办率超 40%,用高效服务让企业 “少跑腿、好办事”。
如今,在榆阳大地上,公安护航的 “平安底色” 愈发鲜明,服务发展的 “警务温度” 持续提升,正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 “公安力量”。(侯勇 拓步平)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