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固:劳模工匠进校园,榜样力量润心田
摘要:作为西固区总工会深化青少年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举措,此次活动紧扣高一新生“开启校园新生活、树立成长新目标”的需求,围绕“平凡与奋斗”核心主题,旨在通过本土劳模的真实经历,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劳模精神的力量。
中国发展网讯 为深化青少年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让“实干成就梦想”的理念在校园扎根。近日,兰州市西固区总工会精心策划“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特邀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高级技师汪艳侠走进兰炼一中,为高一新生带来《让人生在奋斗中熠熠生辉》主题演讲。她以扎根一线三十年的奋斗历程,为新生解开“平凡岗位铸就不凡价值”的成长密码。
作为西固区总工会深化青少年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举措,此次活动紧扣高一新生“开启校园新生活、树立成长新目标”的需求,围绕“平凡与奋斗”核心主题,旨在通过本土劳模的真实经历,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劳模精神的力量。
“19岁刚进厂时,我只是个技校毕业的普通工人。面对密密麻麻的管线和设备,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做最优秀的工人。”汪艳侠用朴实的开场白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她回忆,为尽快掌握技能,自己白天背记岗位操作法,晚上爬管廊、摸流程,硬是把厚厚一本操作法烂熟于心,最终提前三个月转正,被同事们称作“小电脑”,还两次夺得公司技术比武状元。这份对基础技能的较真态度,成为她职业生涯的坚实起点。
演讲中,汪艳侠的多个奋斗片段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参与国家首个丁腈软胶装置建设时,面对全英文技术资料,她从零开始查词典、向老师请教,最终精准掌握1000多个控制点,还成功说服外方提高控制精度;为绘制新装置流程图,她熬夜奋战,导致右眼视网膜脱落近乎失明,术后却悄悄藏起医嘱,坚持回到热爱的工作岗位;日常工作中,她凭借丰富经验改进物料填充管线设计缺陷,单月增创效益140余万元,主导的节水课题年节水量达7万多吨。“这些事看似琐碎或艰难,但把每一件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积累。”她这样说道。
针对高一新生的学习生活,汪艳侠打比方:“高中的知识点就像装置的一个个控制点,背单词、整理错题,就像我当年记流程、查隐患。看似平凡的重复,实则是在筑牢学习根基。”她以自己从普通操作工成长为企业级技能专家、带领工作室培养37名骨干人才的经历提醒同学们:“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谓的闪光时刻,都是日复一日坚守换来的。”
此次活动是兰州市西固区总工会“劳模工匠进校园”系列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固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邀请汪艳侠这样扎根本土的劳模现身说法,就是要让青少年真切感受到,劳模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光环,而是融入日常的坚守与精进。(丁莉)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