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司法赋能自贸区高质量发展
摘要:立足专业法庭,机制创新优化营商法治环境。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袁小峰报道 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法庭成立以来,主动融入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发展大局,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府院联动、延伸司法服务三大主线,构建涉企商事快审、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经营主体高效退出等机制,精准服务片区建设司法需求,全力营造安全稳定、公平有序、诚实守信、“亲”“清”有界的服务环境,为片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立足专业法庭,机制创新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一是建立涉企商事类案件快审机制。设立专门窗口与通道,实现“在线指导、电子送达、一次庭审、要素判决”全覆盖。2021年以来审结案件1610件,平均周期缩短60天,获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五批省级创新案例,其经验在《人民法院报》刊发。二是出台知识产权要素式审判制度。印发《知识产权案件要素式审判制度(试行)》,探索符合知识产权诉讼规律的裁判方式,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审结知识产权案件608件,调撤率71.2%。2023年,自贸区法庭获评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先进集体。2024年,上海某餐饮管理公司与哈尔滨市松北区某炸鸡汉堡店侵害商标权纠纷案等4个案例入选全省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十大典型案例。2025年,“涉‘特许经营合同冷静期’案”入选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三是建立重点项目司法护航联动机制。与发改部门联动共享“百大项目”信息,建立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台账,及时化解数字装备科技园、瀚邦医疗三期科研检验中心等重大项目风险,为片区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提供司法支撑。
深化府院联动,协同发力破解企业退出难题。一是全省首创诉讼企业档案查询联动机制。与新区审批局建立当事人企业档案查询联动机制,实现全程网办、一次通办,累计查询796件,大幅提升效率。二是完善破产府院联动机制。2022年10月建立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以来,府院联动成功协调清退破产企业954家,包括1家停业近10年的“僵尸企业”,落实征地款分配500万元。三是构建经营异常企业强制退出协同机制。联合市场、税务、社保等部门及破产管理人协会,出台《关于推进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的实施意见(试行)》《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法院公司清算与破产案件繁简分流规程》,依托府院联动高效审结市场监管局申请的903家企业强制清算案件,有效优化市场结构。
延伸司法服务,全方位护航企业全周期发展。一是构建立体化诉讼服务体系。打造“一窗口、一手册、一热线、一网络”的立体化服务模式;设立“破产立案窗口”“保护中小投资者绿色通道”;编印《破产案件及强制清算案件手册》;开通集成联系法官、案件查询、信访投诉、意见建议等功能的“诉讼服务热线”;建立能网上立案、收转材料、联系法官、查询办案进度好裁判文书的“网络微法院”。二是建立企业风险前置防范体系。实现产业园区工作站全覆盖,驻站法官提供指导5次、咨询30次,化解潜在风险18件;针对性编制发放《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南》500余份,覆盖企业设立、经营、知识产权等六大方面16个风险点。三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联动体系。通过“企业家进庭审”等公众开放日主题活动吸引3590家次企业及个人参与。发布典型案例,常态化开展金融担保、知识产权等主题“进企宣讲”,提升企业法治意识。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