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交叉科学大会“人工智能时代的场所精神”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发展网讯 8月23日,从北京交叉科学学会获悉,由该学会与泛华集团低碳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场所精神”前沿交叉论坛,作为2025·第三届北京交叉科学大会的重要主题论坛之一,于8月23日在北京成功举办。
近年来,学科之间的交叉深度和广度已成为影响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学科交叉融合不但形成前沿研究热点,还可进一步催生新兴交叉科学领域,是诸多领域颠覆性技术的重要源头,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大交叉时代。
本届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场所精神”为核心命题,不仅关注AI、大模型、数字制造等前沿技术在建筑与城市领域的应用,还强调技术发展背后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导向。论坛旨在推动科技与人文、工程与艺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倡导构建一个以人为核心、技术为赋能手段的可持续未来空间。
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杨天举,泛华建设集团董事长。王政,泛华集团低碳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宇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首席策划、编审。赵金平,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院长。沈予宁,泛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茅明睿,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黄俊鹏,友绿智库创始人。谢佳豪,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人工智能与交互设计硕士。朱时均,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总经济师。朱虹,上海潤鄰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综合四所所长。李易,泛华集团低碳设计研究院数字设计中心总监。
AI(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表明了数智时代的到来。近年来,“数智化”“数智技术”“数智赋能”“数智生态”等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数智化”一词还被《咬文嚼字》评为“2024年十大流行语”之一。
2025年2月,DeepSeek成为席卷全球的“热搜”!它一度雄踞多国移动应用商店下载量榜首,广泛接入各行各业。美国《纽约时报》说,硅谷每个人都在关注DeepSeek。仅仅7天,能聊天、会“推理”的DeepSeek下载量已破亿。而它,也似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科技成色。
进入21世纪,AlphaGo、ChatGPT不断刷新人类对人工智能有多“能”的认知,中国洞见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端倪——人工智能,无疑是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DeepSeek的“破圈”令人鼓舞,但我们仍需保持头脑清醒。相比于欧美国家而言,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将成为制约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总之,大力发展未来产业,这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技术与人文,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支撑。技术发展表达了对物质文明的渴望,人文精神体现了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二者只有彼此支撑,才能共同繁荣。
“当机器学会思考时,人类是否还记得如何感受?” AI技术的发展不该导致人文精神的式微,相反,它应该成为彰显人性光辉的新契机。在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守护设计的人文内核与场所精神。真正的设计创新,将永远建立在对人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之上;设计的终极目标也始终是创造更合理、更健康的生存方式。这是设计永恒的价值追求,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智能时代的人文坐标——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正是AI所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同时它也是我们的场所精神之所在。
2025第三届北京交叉科学大会——“人工智能时代的场所精神”前沿交叉论坛在与会嘉宾的精彩演讲中徐徐落下帷幕。
责任编辑:张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