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长寿时代种牙保障困境,泰康在线与泰康口腔联合推出“种牙无忧保2.0”引领齿险革新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入口。我国60岁以上人口预计2035年突破4亿,长寿时代的到来让种植牙保障成为民生焦点,作为泰康保险集团旗下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泰康在线联合泰康口腔通过保险创新破解难题,于2025年7月3日重磅推出齿科质保保险产品“种牙无忧保2.0”,以“极速快赔+长效维养”双引擎驱动,重新定义种植牙保障的行业标准,为高龄人群提供“医疗-保险-维养”全周期服务解决方案。
政策引领行业变革,普惠时代更需保险“补位”
国家卫健委《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明确,到2025年65-74岁老年人存留牙数达24颗,口腔健康服务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但现实仍存差距: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5至74岁老年人患龋率为98%,留牙数为22.5颗,人均缺失牙齿7.5颗,只有18.3%的人牙列完整,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80岁拥有20颗功能牙”的健康标准。
种植牙因可恢复近似天然牙的咀嚼功能,被视为缺牙修复的重要方案。2022年起,国家医保局出台口腔种植专项治理政策,推行“技耗分离”,部分试点地区单颗医疗服务价格调控至4500元内;2025年种植体集采落地,主流品牌价格降幅超40%;截至5月,北京、上海等7省市已试点将部分费用纳入医保统筹……政策推动行业从“高毛利时代”向“普惠化服务”转型,商业保险对质量追踪与长期保障的补位作用愈发凸显——而这正是泰康在线深耕的核心领域。
泰康方案:以种牙无忧保2.0构建全周期保障生态
作为齿科险这一细分领域的创新引领者,泰康在线依托泰康保险集团大健康生态体系优势,联合泰康口腔推出“种牙无忧保2.0”(以下称2.0版本),从用户真实需求出发,打造出“医疗-保险-维养”的全周期种植保障体系。
在责任保障上,传统齿科险仅聚焦“植体脱落”单一风险,而2.0版本保障范围更全面:除种植体自然脱落外,因骨结合失败、种植体周围炎或种植体折裂而种植体拔除的情况,泰康在线均予以赔付,且保额一次性给付;同时,还扩展了种植体保障范围,纳入德系、美系种植体,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在服务延伸上,泰康口腔相关负责人强调:“我们不仅要种得好,更要维养好。”2.0版本推出长效养护计划,用“动态到店服务机制”强化全程管理:先由专属医生为用户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并设定定期到店维护时间,之后每年提供包括种植体检查、咬合监测和个性化护牙方案的深度养护服务,医生还会终身跟踪管理、及时调整策略,通过定期回访、专属档案和预警干预让种植体更耐用。在支付解决方案上,产品首创“双重保障机制”——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既提供全额费用赔付,也支持原方案免费重新种植,彻底消除用户对“二次支出”的顾虑,减轻经济压力。在理赔效率上,依托泰康在线自研“智能理赔系统”,通过智能风控与反欺诈等技术,将报案申请至结案全流程压缩至最快3小时。
当市场仍停留在“免费重种”的基础保障时,泰康已通过“支付+服务”的生态闭环,实现从“单次治疗”到“终身守护”的跨越,将保险力量深度融入老年健康保障体系。在医疗支撑上,泰康口腔积极推进全科首诊制,整合全科及专科的口腔治疗,全面提升诊疗效率及安全性——当患者因单一问题就诊时,医生不再局限于解决当下问题,而是对整体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全口诊疗方案。在诊疗保障上,泰康口腔从安全与专业双维度筑牢基础:安全层面,通过“生命监护”系统与微创技术,为伴有基础疾病的长者提供诊疗安全保障;舒适层面,以“七步麻醉法”结合微创拔牙、镇定等手段,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专业层面,以周磊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整合全国近300名种植医生,链接泰康大健康生态资源构建“大中心,多基地”的口腔种植临床学科联合体,开展复杂病例会诊,年度种植牙超10万颗,1年存留率达99.3%,为种植效果提供坚实支撑。截至2025年7月,“泰康种牙无忧保”已累计为超7.8万客户提供种植牙质保服务,为客户提供超6亿的风险保障。
长寿时代呼啸而来,健康和养老成为最大的民生。种植牙作为老年人维系咀嚼功能和营养摄入的重要环节,其保障质量直接关乎生命品质。“泰康种牙无忧保2.0”的升级,标志着“齿险协同”实践进一步深化——它不单是一次保险产品的迭代,更是通过整合医疗网络、数据系统、服务资源所构建的长寿健康解决方案。正如《长寿时代安心种牙白皮书》所阐述的:唯有支付方与服务方深度融合,才能让亿万长者真正实现“齿”生无忧,自在咀嚼岁月滋味。这或许正是长寿时代,我们对健康最深的期待。(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