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改委 正文

云南:“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2020-12-04 11:4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十三五 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十三五”时期,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取得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五个历史性突破之一。其成就可主要概括为:完善一个体系,优化一个空间,筑牢一方屏障,生态环境持续优良,绿色发展更加深入,最美丽省份建设全面开启。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刘颖报道  在云南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的“回眸‘十三五’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民欣指出,“十三五”时期,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取得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五个历史性突破之一。其成就可主要概括为:完善一个体系,优化一个空间,筑牢一方屏障,生态环境持续优良,绿色发展更加深入,最美丽省份建设全面开启。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从单一制度出台转向制度体系构建,完成改革事项118项,完成率为100%。生态补偿、河(湖)长制、农田水利改革等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突破性、标志性的制度相继建立。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云南全省综合考评和县(市、区)委书记工作实绩量化考核。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首部综合性、统领性、倡导性、促进性的地方法规《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于今年7月正式施行。

——国土空间不断优化。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增加到39个。强化“一张蓝图”管控,构建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84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30.9%。编制完成了“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格局。

——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持续开展“森林云南”建设,全省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双增长”,2019年,全省森林面积3.59亿亩,森林覆盖率62.4%,森林蓄积量20.2亿立方米,均居全国前列。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颁布实施全国首个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88%。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云南省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2020年,截至目前,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6%,空气质量指标连续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保持Ⅲ类以上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绿色”已成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鲜明底色。绿色能源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42%,居全国首位。2019年,第三产业占云南省生产总值比重52.6%,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推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与GDP双核算、双考核,探索走出了一条为经济绿色增长注入新活力的创新之路。

——最美丽省份建设全面开启。通过涵养生态美、创建环境美、提升城市美、塑造乡村美、展现山水美,形成云南省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合力。以干净、宜居、特色、智慧为重点开展“美丽县城”建设,命名了20个“美丽县城”,授牌了21个“云南省特色小镇”,加大了传统村落民居、民族特色村寨和历史文化名街、名村、名镇、名城保护力度;开展沿路、沿河湖、沿集镇绿化,建设完成昆明至丽江、昆明至西双版纳、昆明主城区至长水国际机场三条美丽公路;以昆明市为试点逐步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周民欣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云南省将紧扣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快最美丽省份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