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改委 正文

国家发改委回应“少子化”“老龄化”对经济影响: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2021-09-28 18:07 中国发展网
人口红利 老龄化

摘要:我国仍然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总量仍然保持增长,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然庞大,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8.8亿人,还有3亿多育龄妇女,每年能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

中国发展网讯  在少子化与老龄化加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可以继续保持全面小康社会吗?在28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总体上看,中国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人才红利优势后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具备较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国新办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在中国的少子化与老龄化加速增长的背景下,有消息指出,可能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继续保持全面小康社会吗?

宁吉喆表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和总量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2020年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这个成果已经公布了。虽然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有所放缓,总和生育率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但总体上看,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人才红利优势后发,人口健康水平不断提升。随着人口政策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然具备较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 我国仍然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总量仍然保持增长,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然庞大,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8.8亿人,还有3亿多育龄妇女,每年能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202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仍达2.86亿。人口数量增长产生的红利仍然存在,劳动力资源仍然较为充沛,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口红利支撑。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逐步显现。 过去十年,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2020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5年,比2010年的9.67年提高了1.08年。教育事业过去十年大发展,其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2.08亿人,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达到23.61%,比2010年大幅提高了11.27个百分点。人才规模比重上升了超过10个百分点,翻了近一倍。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人才红利支撑。

——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改善,劳动力资源条件优化。 健康既是福祉,也是生产力。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我国人口身体素质明显提高。2019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7.3岁,比2010年提高2.47岁,这个提高幅度也是很大的。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总体改善,现在有许多人虽然已经达到了老年,但是身体素质还是相当好。202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也分别下降至5.4‰和16.9/10万,两端年龄人口的身体素质都改善了。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总体上还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成绩,也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劳动力投入支持。同样是劳动力,身体健康程度改善了,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发挥作用。

——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上升,新一代劳动力资源正在成长。 “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明显回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今年国家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助于促进出生人口增加,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