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改委 正文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乘势而上 谱写四川民营经济腾飞新篇章

2025-05-22 15:27 中国发展网 代永波

摘要:今年4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

立足奋斗新征程 把握时代新机遇

乘势而上 谱写四川民营经济腾飞新篇章

代永波

今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鲜明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省委、省政府提出“四个到位”工作要求,强调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更加精准有力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季度,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425.6亿元,同比增长5.6%,继续保持高于全省经济增速的态势。

深刻领悟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牢牢把握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鲜明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强调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充分迸发,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持续提升。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准确把握四川民营经济发展形势,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从战略机遇来看,“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及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川交汇叠加,将释放一系列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和发展红利,同时,国家先后出台实施“两重”“两新”等系列稳增长政策,还将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四川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从发展优势来看,四川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科教大省、资源大省、农业大省,在川高校139所、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5个,西部唯一国家实验室在川布局,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居全国第3位,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以及电子信息、能源化工、食品轻纺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将为四川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从服务保障来看,省委、省政府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成立了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36个省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并在省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营商环境优化处,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工作“一盘棋”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引导民营企业持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将大力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苦练内功、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大显身手。

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去年,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产业引导基金体系进行全方位优化升级,以千亿级“基金雁阵”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聚焦创新主体挖掘、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生态打造,发挥“长期助跑”的支撑作用。同时,积极推荐有能力的民营企业承担国省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支持企业与政府共建高水平科研院校,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整合高校、企业实验室资源,输出专利技术,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目前,全省共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18149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达93%。

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抓好“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发展成势见效。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2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5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同时,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发展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打造更多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针对四川省民营经济产业门类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实际,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时俱进、立足长远,敢于加大技改投入,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加快转型升级,通过工艺提升、模式创新等技改手段提升供给质量,开拓新的市场。同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经济大省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打造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使命任务。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我们将积极履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统筹协调职能,会同各部门、各地方以更多有力有效、可感可及的务实举措,服务保障全省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加快破除各种障碍,做到机会平等、待遇平等,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拖欠企业账款、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涉企违规收费罚款、涉企执法检查“五个专项治理”,加快完善市场制度规则,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着力激发内需潜力,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和消费基础作用。持续开展项目攻坚行动,坚持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聚焦使用者付费、采取特许经营模式、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等政策导向,促进全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规范运行、健康发展。抢抓“两新”政策扩围机遇,加强已出台政策宣传引导,加快资金兑付,推动解决企业垫资压力大、审核周期长等问题。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打造西部营商环境高地。今年4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我们将立足国家上位法要求,加快开展四川省立法调研,积极推动出台四川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切实依法保护好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作者系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