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改委 正文

中欧班列飞驰,四川“十四五”特色枢纽经济加快培育壮大

2025-11-05 17:22 中国发展网
中欧班列

摘要:梁武湖说,四川是全国开行中欧班列较早的省份之一,2013年4月26日,正式开通成都至欧洲(波兰罗兹)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命名为“蓉欧快铁”。

中国发展网讯  中欧班列作为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通道,四川在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效?11月4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上,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梁武湖回答了记者这一提问。

微信图片_20251105172056_125_7

微信图片_20251105172107_126_7

梁武湖说,四川是全国开行中欧班列较早的省份之一,2013年4月26日,正式开通成都至欧洲(波兰罗兹)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命名为“蓉欧快铁”。2016年6月8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启用,“蓉欧快铁”更名为中欧班列(成都)。2020年6月,成都入选全国五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2025年1月,成都获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今年1—9月,成都开行中欧班列1677列、累计开行超1.9万列,联通境外城市126个,开行数量和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在具体工作成效方面,梁武湖从五个方面作了介绍:

一是国际通道网络体系持续完善。创新“欧洲通”运营模式,构建起北(至俄罗斯)、中(至欧洲)、南(跨里海、黑海至欧洲)三线并行的“陆上直达+铁海联运”多元化通道,特别是在南通道建设中已形成了跨里海、跨里海和黑海、全程铁路等3种运输模式,有效保障了中欧班列通道的安全稳定。创新“澜湄蓉欧快线”“越桂蓉欧快线”品牌,畅通东南亚经成都中转至欧洲的全程铁路直达通道,首发孟加拉包机到成都中转中欧班列运抵欧洲的亚蓉欧“空铁联运”国际班列,开行“蓉欧非”铁海联运川货班列。

二是集结中心枢纽能级不断增强。强化成都铁路枢纽中心支撑,建设以成都都市圈为核心、重点城市为支撑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集疏运体系,中远海运多式联运中心、集装箱共享中心等竣工投用,土耳其、俄罗斯2个国别贸易码头顺利建成,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年办理能力达120万标箱以上。推动“智慧陆港”建设,促进通道网、物流网、数联网“三网”深度融合,上线公共服务平台数据交换中心,200余项数据集成共享,实现企业“0跑动、0等待、秒办理”,作业效率提升40%。

三是市场化运营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打造波兰马拉等运控中心3个,设立英国伦敦等境外联络处10个,建设德国杜伊斯堡等海外仓42个。打通上海、宁波经成都至波兰的“门到门”全程运输通道,创新开行公共班列、精品班列、定制班列等多样化班列,推动夹江茶叶、温江花卉等特色商品及晶硅光伏等优势产品出口,实现挪威三文鱼、俄罗斯帝王蟹等全球生鲜高效直达,东南亚榴莲、山竹等水果直通本地市场,其中,通过班列进口泰国榴莲,每斤价格已降至20元以内,较过去30—35元/斤的价格便宜了三分之一。

四是特色枢纽经济加快培育壮大。布局建设欧洲产业城,推动国际供应链、国际贸易、临港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快发展。敦豪、白俄铁等供应链管理企业前50强80%以上落户四川,引进厦门象屿、迪拜传奇等进出口贸易龙头企业50余户,落地TCL、重汽成商等临港制造企业300余家,建成投用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集成展销36个国家(地区)特色商品,打造“一带一路”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等,聚集中介服务、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千余家。创新“班列+文旅”,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成都国际铁路港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区接待游客90.1万人次。

五是班列运营组织模式不断创新。率先开展中欧班列“一单到底、两段结算”运费机制改革,为企业降低税负成本2%。创新针对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运输订舱企业的“运费贷”融资产品,有效缓解轻资产货代类企业融资压力。联合重庆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实现价格、规模、政策“三协同”及境外线路、仓储等资源信息共享,自2021年以来中欧班列(成渝)已累计开行超2.5万列,其中,“首创中欧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合作机制”入选国务院《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汪守芳)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