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走廊”上看三峡集团的“品牌担当”

2021-05-11 08:4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一条经济带,熔铸古今;一条丝绸路,纵横万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三峡集团科学规划海外布局、有序推进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和抓手。

吕  畅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 | 荆文娜

5月1~3日,三峡大坝旅游区共接待游客8.8万人。一个三峡工程,造福了一方百姓,打造出一个品牌。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人们还意犹未尽,就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品牌日。“三峡”品牌,是三峡集团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早在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就显示,三峡集团以2040.6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能源行业第一位。

 白鹤滩工程  中国三峡集团/供图

白鹤滩工程 中国三峡集团/供图

三峡工程  中国三峡集团/供图

三峡工程 中国三峡集团/供图

如今,“三峡”的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三峡集团以公众认知认同为抓手,加强品牌形象建设——提倡引领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理念,树立三峡集团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品牌形象;提振鼓舞社会士气,通过精心建设运营“大国重器”,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三峡集团“大国重企”的品牌形象;提升塑造企业和国家形象,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国际舞台上塑造“三峡”品牌。“十四五”期间,三峡集团将全力打造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沿江最大绿色生态走廊、沿海最大风电走廊,以及“一带一路”国际清洁能源走廊。

精品工程引领,清洁能源走廊规模巨大

“三峡集团力争于2023年率先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掷地有声地给出了集团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在这郑重的承诺背后,是已生产清洁能源相当于节约近10亿吨标准煤,以及相当于全清洁能源供应北京市使用26年、上海使用19年的底气。

自1993年成立以来,三峡集团始终坚守发展清洁能源主业。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难题,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围绕金沙江下游,三峡集团建有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4座世界级千万千瓦时巨型梯级水电站,总装机4646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

三峡电站是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骨干电源点,是世界水电制高点,也是中国发展的新地标。截至2020年底,三峡电站累计发电近1.4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发电量稳居全国第一,有力支持了华东、华中、广东等地区的电力供应。如今,三峡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96%,为中国清洁低碳、绿色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构建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是三峡集团聚焦的目标之一,乌东德、白鹤滩精品工程被看作是走廊上的重要一环。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6月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以来,拥有全球已投产单机容量最大机组的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已投产8台85万千瓦机组,其间创造了半个月内累计投产340万千瓦的世界纪录,相当于接管了一座大型水电站,表明我国巨型机组的建设能力与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020年10月,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封顶,标志着这个规模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将与同处金沙江下游的乌东德、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及已有的三峡、葛洲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一条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据了解,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将于今年7月1日前投产发电。作为巨型水电站,该水电站工程建成投产后,将产生巨大的发电、防洪等效益,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二氧化碳减少排放5160万吨。

创新长江大保护工作机制,沿江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忙

“到‘十三五’末,我们保护的长江珍稀植物物种将达到1000种。”2018年4月立下的承诺,已经兑现。据三峡集团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黄桂云介绍,如今,长江特有珍稀植物保护品种已达到1256种。这一成就来源于三峡集团奋力奉行实施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的发展理念。在这一理念引领下,三峡集团还规划建设了两个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截至2020年4月,三峡集团已累计向金沙江放流珍稀特有鱼类约208万尾。这些,只是三峡集团构建绿色生态走廊的一个缩影。

“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精神,是三峡集团在建设大国重器、推动改革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的红色基因,同时流淌着的,还有绿色发展的血液。今年3月1日起,《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如何实现清洁能源与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两手都要硬?三峡集团算了一笔账。以乌东德水电站为例,装机规模102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89.1亿千瓦时,据测算,乌东德水电站生产的绿色电能,将替代大量化石燃料,每年节约标准煤1220万吨,分别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3050万吨和10.4万吨,相当于种植8.5万公顷的阔叶林,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美丽中国再添动人绿色。

在算清“经济账”、看见“生态账”的同时,三峡集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将生态环保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广度和高度,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峡样板”。

据了解,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三峡集团在长江大保护中承担着骨干主力作用,目前,在长江流域城市,三峡集团以城镇污水治理为突破口,在11个省市落地投资超1400亿元,对应设计污水日处理能力1100万吨(含权益),设计建设运营管网长度超过2万公里,直接服务城镇面积1.88万平方公里,直接服务居民人数2466万人……沿江最大绿色生态走廊正在建设中。

规模化发展起航,沿海风电走廊正在高质量形成

在清洁能源名单中,海上风电占据了一个亮眼位置,毋庸置疑,这也成为以清洁能源“起家”的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中的战略核心。集团深耕海上风电市场,提出了面向沿海、辐射全球,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打造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引领者的战略目标。

自2006年进入海上风电建设领域,三峡集团的建设步伐不断向前,已经形成了“建成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成为国内实力最强的海上风电开发者之一。江苏响水风电场项目作为我国首批商业运行的海上风电场之一,由滩涂、潮间带向近海依次挺进,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项目建成不仅为三峡集团进军海上风电领域成功打响了第一枪,也为三峡集团发展海上风电提供了实践支撑。

2015年,三峡集团与福建省委、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把福建省作为三峡集团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的切入点和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在福清兴化湾建设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场,通过不同品牌风机“同台竞技”的形式,遴选出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内外风机制造厂商,进驻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促进国内风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实现海上风电“中国造”。

三峡集团海上风电的建设在江苏起步,深耕于福建,并逐步在全国完成了建设布局。从北国辽宁到南国广东,伴随项目的陆续开工,三峡集团“以点带面”布局全国,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为了解决成本高企和运维复杂等掣肘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问题,三峡集团通过产业链整合协同风电制造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通过产业促发展的方式,带动了海上风电行业的整体发展,激发了行业活力,促进了建设成本进一步降低,也为集中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铺平了道路。

福建漳浦六鳌、福建长乐外海、江苏如东、广东阳江……伴随一个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初具雏形,三峡集团积极探索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建设之路的步伐越迈越快。值得一提的是,三峡集团牵头并投资的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亚太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进入两位数“大机组”时代……我国海岸线上的“海上三峡”风电走廊正在高质量形成。

谋势借势造势,“一带一路”国际清洁能源走廊越走越宽

“预备,开始!”

随着一声哨响,今年5月2日,两台桥机舒展长臂并车作业,起吊重量达700吨的转子被稳稳吊起,经水平移动后,精准、平稳地落入1号机组机坑。转子的成功吊装,标志着卡洛特水电站1号机组全面进入总装阶段,为按期实现投产发电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卡洛特水电站项目总装机72万千瓦,总投资超过17亿美元,是由三峡集团投资开发的“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是丝路基金成立后投资的“第一单”,也是“一带一路”首个大型水电投资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巴基斯坦提供超过32亿千瓦时清洁能源,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0万吨,在推动巴基斯坦能源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优化能源结构、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一条经济带,熔铸古今;一条丝绸路,纵横万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三峡集团科学规划海外布局、有序推进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和抓手。

为了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清洁能源走廊,三峡集团既“谋势”——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海外布局;同时“借势”——强强联合,通过股权投资进驻欧洲、美洲市场;又“造势”——主动适应海外市场新常态,以投资为龙头,以建设为手段,通过整合资源,带动清洁能源行业全产业链“走出去”,赢得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参与。如今,三峡集团在充分利用已有市场的先发优势和自身积累的综合优势基础上,针对“一带一路”区域内的重点市场进行调整和布局,已形成了国际业务的“四大市场”——以巴基斯坦为中心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以葡萄牙为中心的欧洲发达国家市场、以巴西为中心的重点单一国别市场和以哥伦比亚为中心的拉美市场。。

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国际业务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家国际业务单位和30座境外电站,境外装机超过1700万千瓦,境外资产总额约1700亿元。三峡集团构建的“一带一路”国际清洁能源走廊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