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疫”线守护“第二故乡”义乌:“洋”志愿者上岗,多国语音来助力

2022-08-08 17:29 中国发展网 沈贞海

摘要:8月4日下午,在义乌市江东街道东洲花园小区内,一名志愿者正来回穿梭,扛起一袋袋生活物资,从小区门口运到指定居民楼。被口罩遮住大半脸的他,只露出蓝眼睛。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龚盈盈、陈洋波、记者沈贞海浙江报道 连日来,随着浙江省义乌市防疫工作的持续推进,一线抗疫人员的辛苦工作,同样牵动着在义乌外国友人的心。

8月4日下午,在义乌市江东街道东洲花园小区内,一名志愿者正来回穿梭,扛起一袋袋生活物资,从小区门口运到指定居民楼。被口罩遮住大半脸的他,只露出蓝眼睛。

约旦籍商人穆德向福田街道捐赠物资

约旦籍商人穆德向福田街道捐赠物资

约旦姑娘雪莉正在联系辖区内的外国友人核查相关信息并提醒核酸检测。

约旦姑娘雪莉正在联系辖区内的外国友人核查相关信息并提醒核酸检测。

来自尼日尔志愿者的丁恩服务社区

他是来自尼日尔的丁恩,在义乌经营外贸公司。此轮疫情发生后,得知自己所居住的社区正在招募志愿者,丁恩第一时间报了名。体力活很累,防护服很闷,但他却毫不在意,“抗疫人人有责,我爱义乌。”他说道。

东洲花园居住着较多境外人士,中文流利的丁恩也成了大家的沟通帮手。遇到境外人士中文尚不流利,交流出现“卡壳”时,他就“挺身而出”,向对方耐心解释义乌疫情防控的举措,帮助他们了解相关政策,协助工作人员开展信息登记、录入等工作,提高效率。

“对我们来说,丁恩不是外国人,他就像我们身边一个普通的伙伴,有一颗火热的志愿服务爱心!”社区工作人员为丁恩点赞。

8月5日一大早,在义乌市后宅街道金城社区移民事务服务站内,约旦姑娘雪莉正在通过电话向辖区内的外国友人核查相关信息,现在她是社区的一名外籍志愿者。

这两天,雪莉的生活有了些许变化,原本喜欢“睡懒觉”的她每天早早起床,跟社区志愿者通过微信挨个给她的外国朋友打电话,提供“叫醒”服务,让外国朋友准时准点下楼,做好核酸检测工作。空下来,她又会到社区帮忙登记人员信息,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在金城社区,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的外籍人员可远不止雪莉一人。伊拉克籍志愿者穆罕默德、印度籍外商Ranjit……都忙着宣传防疫知识、普及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等。

此外,为了能让社区居民更好地听懂疫情防控相关政策,金城社区还联合外国志愿者录制了阿拉伯语、印地语、英语、斯瓦西里语等多版防疫公益宣传视频。

8月5日下午,约旦籍商人穆德向福田街道捐赠了一批防暑降温生活物资,在炎炎夏日为抗疫一线送去一丝清凉。

穆德回忆,2020年疫情下企业复工复产时,他的公司遭遇困难,义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主动询问他有什么困难。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的公司顺利复工复产,当年外贸生意还比前一年逆势增长了60%。为表示感谢,穆德当时专门采购了一批医用口罩捐给义乌市政府,又向义乌红十字会捐款8万元人民币抗击疫情。

“我从外事办工作人员的朋友圈看到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不分昼夜坚守在一线,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作为在义商人,也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力所能及提供帮助,共同守护‘第二故乡’。”穆德说道。

这些外国志愿者来自世界各地,义乌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守护这座城市,他们表示义不容辞。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