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长度1285米 山东天然气管网东干线小沽河定向钻穿越工程完成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张超、段文奇、张传广、记者尹明波报道 近日,山东天然气管网东干线再传捷报,位于烟台莱州郭家店镇的小沽河定向钻穿越工程一次回拖成功,穿越长度1285米,创国内1219毫米管径同等岩石硬度穿越长度新纪录。以此为标志,东干线管道又完成一个里程碑节点,施工进度超过65%。
作为国家天然气互联互通重点项目,山东天然气管网东干线由山东省东南管道天然气有限公司承建,总投资90亿元,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12月底建成投运。工程从龙口港LNG接收站出站,横贯烟台、青岛、潍坊、日照、临沂等5市12县市区;设计管道直径1200毫米,压力10兆帕,总里程约524公里,沿途设1条支干线、1条联络线,建设9座站场、19座阀室。项目投运后,将直接与中石化青岛LNG接收站、龙口LNG接收站、山东管网南干线实现联通,通过南干线接入中原储气库群,年输规模139亿立方米。
定向钻是一种管道施工工艺,一般多用于石油、天然气及市政管道建设,包括定位钻孔、扩孔、清孔、回拖等工序,具有不破坏河堤、不扰动河床等优点,整个过程如同穿针引线。据悉,此次完成的小沽河定向钻穿越工程,穿越地质以中风化花岗岩为主,平均岩石硬度95.96兆帕,最高硬度达125兆帕。针对穿越距离长、岩石硬度高、施工难度大等实际,在施工方案上,多次邀请行业内定向钻专家,对穿越长度、穿越方式、耐腐蚀防护等关键技术,现场把脉、联合会审,优化技术方案,细化穿越流程,先后完成水体下定向钻进、管线回拖等方案编制。在过程管控上,每日核实扩孔数据,每周分析穿越进度,现场监理实时旁站,关键工序专人督导,全天候24小时监控,对异常数据及时预警分析;精确钻机角度,严格泥浆配比,破解大口径管道定向钻穿越时扭矩大、钻具钻杆断裂等难题;采用先进包覆防腐蚀技术,有效应对水下腐蚀复杂环境;采取夯套管隔离技术,攻克卵石层、孤石等复杂地质施工难题。在装备保障上,配置全球最大水平定向钻机徐工XZ13600扩孔回拖,依托模块化组合、电液比例控制、负荷敏感控制等多项先进控制技术,比传统钻机省油30%;350吨钻机管尾推动,10台100吨以上起重机施工;采用全球先进地磁导向仪进行导向孔钻进,测量误差小于1%。
“山东天然气管网东干线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石化最大口径、最长距离长输油气管道工程,对实现‘全省一张网’和‘县县通’目标、保障山东及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工程已累计完成管道内壁检测474.6公里,焊接449.5公里,补口442.7公里,下沟412公里,回填397.6公里,地貌恢复353.2公里;37处定向钻完成33处,正在施工3处;栈桥总体进度完成68%,主栈桥桩基79根已全部完成;线南段的4座场站已基本建设完成。
下一步,山东将加快推进山东管网东干线等能源保障网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完成投资220亿元以上的年度目标,持续巩固和提升全省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实油气资源保障。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