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20个新学科在内蒙古首次布点
中国发展网讯 1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回眸2023”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自治区教育厅专场。
2023年,内蒙古教育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各领域,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好服务内蒙古自治区两件大事。推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发展提质增效,20个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本科专业在内蒙古首次布点。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盈表示,内蒙古教育系统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创建“北疆教育心向党”党建品牌,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实践教育活动,启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内蒙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编发幼儿园绘本、小学石榴籽读本等,在全国率先开设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修课,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等实践活动品牌,加强科研支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北疆文化等开展理论研究。
在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取得新成效。中考国家统编教材科目首次实行“一张卷考试”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命题答卷。内蒙古中等职业学校起始年级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内蒙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达标率93.3%。对8.9万名在职公务员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85%的在岗公务员普通话水平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基础教育作用持续夯实。内蒙古新建改扩建204所幼儿园、676所中小学、13所特殊教育学校全部开工,新增学位7.06万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9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24%。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以上,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9个旗县(市、区)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验收,10个旗县(市、区)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优质均衡发展迈出新步伐。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义德仁说表示,从内蒙古产业发展需求出发,我们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加强生物、草业、乳业、冶金、新能源等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建成97个内蒙古级产业学院,并推进高校11个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由27门增加到81门。新增本科专业38个,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20个本科专业在内蒙古首次布点。
助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聚焦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6个内蒙古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11个内蒙古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122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职业院校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达到63.1%,服务重点产业链专业占比达到77.6%,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