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踏浪前行逐梦人

2024-04-28 16:12 中国发展网 朱波

摘要:从张春静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成功和自信,还看到了一个焕发生机、欣欣向荣、未来可期的天津。

——专访天津新华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张春静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 朱波

张春静女士系河北衡水人,现为天津新华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她是民建天津市委委员,拥有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天津市工商联常委、天津市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天津市法促会副会长、天津市滨海新区冀商商会会长、河北天津商会会长等社会身份,她所创办的天津新华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是一家以科技园开发、科技园建设、科技园运营的集团化公司,集企业孵化、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政策服务、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产业化机构,是我国较早进行科技园区综合开发与运营的企业之一。

她曾经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创业女性突出成就奖、中国商界杰出女性、首届环渤海精英女性影响力人物、天津市“十大女杰”、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等荣誉。出于对时代先锋的追崇和探访成功密码的向往,记者日前专访了天津新华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张春静女士。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天津新华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张春静:天津新华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科技发展集团)始创于1998年,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壮大,现已成长为京津冀地区有影响力的综合性产业集团,业务主要包括科技园开发、科技园建设、科技园运营服务三大板块,旗下拥有企业30余家,员工600余人。

集团以“中国领先的科技产业化机构”为企业愿景,以京津冀为战略区域,以“一体两翼”为战略布局,深耕京津冀地区,发展科技园区,推动各地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人才培养,助力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目前建成并成功运营的科技园区有八个,面积超过二百万平方米,入园服务的企业4000余家。集团现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省级大学科技园2家、省级孵化器3家及众创空间及双创平台5家,省级产业研究院1家,科技成果超市1家。集团坚持产融结合,组织了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为入园企业进行金融赋能。

“创造价值,共同成长”是新华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希望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国的科技强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已经10个年头了。在这一宏大的时代背景下,集团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点突破在哪些方面?

张春静:伴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和京津冀交通体系的逐渐完善,未来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区的城市功能将进一步细分,新时代背景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和宏伟蓝图。我们也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继续深耕京津冀,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打造科技资源整合平台,积极稳妥推进科技产业化战略布局。

具体来说,集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推进:

一是做好天津商会、冀商商会的服务工作。

做好企业家的服务工作,团结更多的企业家到我们的科技平台上来,用我们优质的服务帮助更多地企业茁壮成长,推动天津、北京、河北等地的企业家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二是做好低空经济创新产业园。

我们将与宁河区政府、中国民航大学联手共同打造天津市首个以低空经济产业为主题的科创园区,即天津未来科技城低空经济创新产业园,这个园区已经于今年2月29日正式揭牌。创新产业园的先导区大致总体规划10万平方米,以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一批高等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一批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为支撑,以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为纽带,推动政校企同向发力,助力北方低空产业资源聚集整合。重点打造科技成果研发孵化转化,关键系统及零部件,材料及元器件生产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低空新型基础设施等为特色的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三是全力发展好西青大学科技园。

西青科技园是集团和西青区政府合作建设的科技园区。西青大学科技园是以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农学院为高校主体的多校一园模式,于2021年12月被认定为第一批天津市大学科技园,是天津天开园西翼的重要节点,可以促进京津冀产业端、创新端无缝衔接。2024年,我们要集聚优势、开足马力,确保西青大学科技园全面具备申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条件,全面响应“天开”战略,为天津科创型企业聚集、创新、创业氛围营造提供更广大、更优质的平台。

记者:当前,天津正处于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作为企业领航人,你是如何评价天津的营商环境?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张春静:天津的营商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注下,正在持续不断优化,尤其是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来说,支持的力度正越来越大。尤其是陈敏尔书记提出的“三新三量”的要求,特别适合民营企业的投入参与。

关于建议,我个人认为营商环境是一个持续不断进行修缮的过程。营商环境既包括政府政策层面的、政府行政管理层面的,也包括市场层面的等多方面工作。我们真诚希望政府的各级干部能够更多了解企业家们,把本土企业率先发展起来。总之一句话,企业好就是天津好,天津好企业必然好。

记者:据悉,河北工业大学是你的母校。母校的培养为你的成长注入了什么样的源动力?

张春静:我的母校河北工业大学历史悠久。她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1929年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120余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勤慎公忠”的校训精神,坚持“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并于2016年入选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学校。

我很幸运,是当年保送到学校读研究生的,特别感谢母校对我的悉心培养。我也一直坚守着“勤慎公忠”的校训精神。“勤以治学、慎以立身、公以对人、忠以处世”,是我的人生信条和诠释,我们集团的科技报国梦想也是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科教兴国的历史文脉。

记者:毕业以后,你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和难得的个人发展机遇,依然选择自主创业。动力在哪里?现在回望走过的路,是否后悔过?有何感想?

张春静:说实话,创业的路是一条艰辛的路。我们看到鲜花满地的同时,也要看到背后的泪水。创业是我人生最难的一次选择,脱离体制的庇荫独立承担几百人的社会责任,从此我就将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体,压力山大。但是,创业是我的最大梦想,创业可以让我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也愿意承担这份责任。政府的号召鼓励、合作伙伴的信任、员工的拥护期许、家人的满满支持,所有这些都成为了我前进的源动力。企业困难时,我也流过泪水,我也曾经有那么一刻后悔过。但是,每当看到员工幸福的笑脸时,每当攻坚克难获得成功的时刻,这时的泪水也是幸福的。以苦为乐吧,只为不枉此生!

记者:除了繁忙的工作和频繁的应酬,你用什么方式来调节生活节奏呢?都有哪些兴趣和爱好与大家分享?

张春静:读书。我每一周差不多都要读一本书。有人文的、有历史的、有哲学的,还有企业管理的。当然,我也喜欢看一些名人传记,比如马斯克、任正非、扎克伯格等等的一些传记,从这些伟大的企业家身上尽可能吸收养分,积蓄力量,蓬勃生长。阅读是让我不断变得强大的一种习惯,也是丰盈我精神世界的一种生活方式。阅读拓宽了我的视野和认知,也坚定了我的信念和执着,为社会创造价值,与社会一起成长。   

记者:创新创业创造是当下社会的一大潮流和趋势。请你以自身的创业经历给新生的一代企业家一些寄语,以勉励他们的创业激情。

张春静:若未历经风雨的重重洗礼,又如何能够目睹那璀璨绚丽的彩虹。只要你的内心深深怀揣着梦想,就必然要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地英勇地去迎接林林总总的机遇和各式各样的挑战,从容地去接受生命中各种各样的洗礼和层层叠叠的历练。完全无需惧怕失败,永远都不要轻言放弃,这样的话,就势必能够成功抵达梦想的光辉彼岸。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新时代的创业者,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担负起历史使命,踏浪逐梦前行,勇做新时代的追梦者和弄潮儿,用努力拼搏编织出属于每一个人的美好梦想。

记者手记

这次采访,与其说是对天津新华科技发展集团发展进程的回眸和展望,不如说是对张春静女士的一次注目和仰视。记者由衷感叹,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掌舵人,张春静女士身上有着普通男人都难以所及的一种情怀、一种气质、一种智慧。尤其是她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对周围亲朋的亲和力,对挚爱事业的热烈追求。

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张春静说,她可谓早就功成名就,并已沉寂多年,本来想彻底躺平,不想再折腾,但是,她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尤其是天津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经济的决心中感受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到了,一个可以再次大展拳脚的时代到了,它像春潮一样再次吹绿了海河两岸,吹绿了津沽大地,张春静决定再次商海泛舟。

从张春静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成功和自信,还看到了一个焕发生机、欣欣向荣、未来可期的天津。

一篇文章不足以讲完天津新华科技发展集团以及张春静女士的动人故事,未来可期,精彩待续。

此时,记者的脚步也更加铿锵有力,也或是为了追寻榜样的足迹,也或是为了职业理想,我们大家都在奔跑,奔向更加光明灿烂的远方!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