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福建泉州:民营经济新春开局起势

2025-02-06 13:41 中国发展网

摘要:从智能工厂落地到绿色化技改加速,从产业链延伸布局到全球化市场开拓,从增资扩产到以“大手笔”投资抢占新赛道,泉州民企续写了民营经济“逆势突围”的传奇。一个企业家的努力是加法,一群企业家的努力是乘法,而一座城市的努力是办法。

于春天出发,创造更好的泉州,一刻都不能耽误。

正月初八,春节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如约而至,千余名政企行代表齐聚“新春第一会”,感受泉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抓经济、促发展的坚定决心。这是泉州连续第五年于春节期间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多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聚焦民营经济,聚合所有力量,高点部署,高位谋划,一起擂响拼经济、抢先机的战鼓。

回首过去一年,泉州民营经济也晒出了耀眼“成绩单”——

市场活力汹涌澎湃,2024年新增经营主体24.2万家、累计163万家,增速全省第一;民间财力不同凡响,累计走出20个百亿富豪,2024年实现民间投资近1800亿元、增长7.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城市战力依旧抗打,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比增6.5%,主要指标全省领先,增幅领跑全国万亿城市。

从智能工厂落地到绿色化技改加速,从产业链延伸布局到全球化市场开拓,从增资扩产到以“大手笔”投资抢占新赛道,泉州民企续写了民营经济“逆势突围”的传奇。一个企业家的努力是加法,一群企业家的努力是乘法,而一座城市的努力是办法。

速度快人一拍

停不下来的生产线,增资扩产,从春节“不打烊”开始。“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在生产线的轰鸣声中辞旧年迎新岁,“信心”反复被提及,“拼抢”成民企群像,泉州湾畔人声鼎沸,项目工地里、生产车间里已是一派热火朝天。

春节期间,位于晋江池店的安踏全球智慧创新产业园项目大型装载车、吊塔等持续运行,约50名工人留在项目现场,保障建设进度;在恒安(中国)纸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企业订单足,生产满,厂区忙碌景象一如平常,员工在岗率超过70%;在南翼高新区逸锦化纤的生产车间内,1400多名员工坚守岗位,在岗率达75%,确保春节期间产能达到100%。

“春节不停工,进度不松劲”是众多泉企多年来面对新一年机遇挑战时的自觉行动。持续上马的新项目、不断加力的增资扩产,更显现出泉州民营经济的底气所在、信心所蕴。作为国内光伏储能、LED封装、电动汽车等行业多家头部企业的关键材料供应商,近3年来,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每年产能增长30%左右。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每年持续推新产品,开辟新赛道,目前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0%,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去年第二季度,选址泉州南翼高新区南安区域的九牧智能家用机器人产业园开工,项目总投资58亿元,将打造全球智能卫浴及家用机器人产学研新高地,带动上下游集群集聚。无独有偶,国内化纤巨头百宏聚纤去年产值同比增长超10%,集团今年新增棉纶业务投资计划,建成后棉纶总产能可达12万吨/年。

透过一家家企业的争分夺秒,可以看见去年泉州民企的拼搏群像以及高分答卷:民企产业项目入库345项,总投资额近千亿元,投资额居全省第二,开工率超全省平均水平,投产率超50%;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比增10.6%,工业投资增长18.0%;民营企业进出口1764.2亿元,增长4.9%,占全市总额的65%。

一个个信心十足的行动,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背后展现出的是泉州民营企业家“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他们在困难中破浪前行,在发展中争先进位,在大浪淘沙中勇立潮头。

创新强人一等

了不起的泉州智造,登顶市场,要拼搏到毫不保留。以长远的目光,向最强者看齐,跟最快者赛跑,是泉州民营经济发展步步登高的秘诀。

在火炬电子“国字号”实验室,科研团队正攻关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材料技术,这是新能源汽车、5G通信设备的核心元件;清源山麓,泉州市一鸣交通电器有限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不低于销售收入的6%,连续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逐渐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去年以来,面对外部复杂环境,全球需求收缩等情况,泉州民企延续“小步快跑”姿态实现多点突破。这背后,既有“爱拼敢赢”的泉商精神加持,更离不开企业对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主动求变。

向“新”突破,从“制造”向“智造”跃升。在南安的九牧绿色黑灯工厂中,机器人在流水线上分拣配件,连入5G专网的AGV小车,满载生产物料灵活穿梭。该工厂每年可生产400万套智能马桶,品质提升25%,生产效率提升35%以上。在德奥针织生产车间,全国首台AI智能验布机正高速运转,仅需2分钟即可完成一匹布料质检,20余种瑕疵精准识别,瑕疵位置一目了然。位于洛江的信和新材料开发的核电防护涂料打破了外资品牌的长期垄断,成为国家单项冠军,并成功跻身中国核电涂料领先行列。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布局。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大河数智(泉州)计划引入100台金属3D打印设备,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金属3D打印设备车间,助力泉州传统模具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石狮,全省率先打造的“智慧石狮工信科技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高数字化协同效率,提升园区小单快反能力。在晋江,恒安集团则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水循环系统,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成为生活用纸领域的“环保先锋”,其起草的纸品、卫生巾及纸尿裤等产品10个国家级标准,累计申请专利超506项,展现了泉州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环保方面的双重追求。

一批“独角兽”、高成长性的项目在政企合力下孕育而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为泉州民企“逆势突围”的密码之一。去年,全市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幅居全省之首;全省新增四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80家,泉州占了近四成;全市新增九批创新型中小企业431家,累计1359家,数量连续位居全省第一。

当前,泉州正打造“永不落幕”的成果对接平台,嫁接30家大院大所、630亿元政府引导基金、1700亿元产业基金的资源,帮企业找科技、帮技术找企业。

服务先人一步

有温度的政企互动,同心而行,信心是第一生命力。为企业扫清发展障碍,是泉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以贯之的态度,也是泉州民企迎难而上、向上生长的底气所在。  

多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持续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N”政策体系,完善“法治护企”“泉心泉意帮企”“万名干部进万企”服务矩阵,升级推出“政策找企”2.0平台,全面上架资金类惠企政策,全市直达兑现各类惠企资金40多亿元。今年,泉州接续发力,聚焦企业关心、社会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力推出稳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梳理提出新一批政策干货,打好“加减乘除”政策组合拳。

——在创新赋能上做“加法”。对标落实“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重要要求,加力赋能创新发展,构建基础研究、工业设计、中试孵化的创新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码奖补企业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研发中心,给予3年最高1000万元的设备购置贴息补助。首次设立超1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奖补资金,预计惠及企业超千家。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对设备购置费用给予30%、最高500万元补助,不断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鼓励中试基地开放共享,加快新技术的验证与小批量试产,按年度服务性收入的30%给予运营主体补助,连续3年累计最高300万元。

——在企业负担上做“减法”。线上优化升级“政策找企”等平台,线下常态化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局长走流程走基层等活动,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聚焦减负提效。开展“规范涉企执法”行动,加快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和“综合查一次”,坚决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过度检查。采取政策指导、风险提示等柔性包容宽容的监管措施,去年全市共计减免企业行政罚款8200万元,全市保险机构提供风险保障20万亿元。聚焦减费让利。推出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35条实招,力促“开门红”。比如对单个结算月,日均用气量达到1000方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天然气用户,在现行价格基础上给予优惠每方0.1元的补助。

——在建链强链上用“乘法”。通过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发力,集聚资本、土地、人才等资源,催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乘数效应”。发挥龙头带动效应。优化民营龙头企业培优扶强奖励措施,对前十强每家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并赋予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和优先选择权。对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超过50亿元、20亿元的龙头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强化园区集聚效应。把园区标准化建设作为重新配置资源要素和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的主战场,坚持“一园区、一产业、一龙头、一专班、一基金”打造完整产业链,实现“三降低三提高”。

——在难点堵点上用“除法”。体系化构建“泉心泉意”营商服务品牌,在去年基础上,今年再发布4批次47条纾困解难举措,重点在于消除企业疑难事、化解企业矛盾事。着力破除“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县两级整合政府性资金20亿元,专项用于贴息、增信赋能、应急续贷。落实落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力争2025年新增小微贷款不低于600亿元,惠及小微企业超5万户。推动各类基金规模做大做强、累计突破3000亿元,带动“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新、投硬科技。着力破除“智改数转难”问题。用好“数字超市”平台,以及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两个国家级试点政策,鼓励支持企业“智改数转”、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对试点企业采购数字化改造相关的软件、云服务等必要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按照改造后数字化水平给予分档补助;对入选国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奖励。

“企业关心和需要什么,我们就谋划和推动什么。”这是泉州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对于企业的庄重承诺。

(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张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