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甘肃通渭:春潮涌动干劲足

2025-03-05 15:13 中国发展网 李娟

摘要: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甘肃省通渭县已全方位奏响春耕生产与发展的激昂乐章。从绿意盎然的蔬菜大棚,到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再到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现场,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幅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中国发展网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甘肃省通渭县已全方位奏响春耕生产与发展的激昂乐章。从绿意盎然的蔬菜大棚,到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再到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现场,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幅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图为融通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在给幼苗浇水。 包雪瑞摄

蔬菜大棚绿意浓

时下,走进通渭县襄南镇黑石头村蔬菜种植基地,一排排蔬菜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随着气温回升,农户们抢抓农时,在大棚内忙碌地进行着滴灌铺设和蔬菜苗的培育工作。基地负责人王庆林介绍说:“日光温室现在有8棚西芹,长势良好,再过一个月就可以采摘上市了。”

而在陇阳镇融通产业园内,同样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温室大棚里,工人们正专注地进行着马铃薯原原种的育苗工作;冷藏库里,储备充足的马铃薯原种静静地存放着,等待播种。

“我们每年能培育种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600万粒,其中合作社自种1000亩,向全镇推广种植3000亩,年推广良种6000吨。”该产业园负责人李远志介绍,产业园培育的陇薯、青薯、庄薯等品种,非常适合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产量也高,为马铃薯产业的稳健发展筑牢根基。

图为甘肃俊牧丰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夏装。 李晓春 摄.

技术培训送良方

常家河镇,因其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独特地理优势,春耕较其他乡镇更早一些。为助力农民增产增收,通渭县农技中心迅速行动,组织10多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常家河镇,将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为春耕生产及时送上“及时雨”。

在常家河镇小庄村的农田里,旋耕机来回穿梭。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争分夺秒地抢墒覆膜。农技专家张蓉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村民覆膜的每一个步骤,并不时上前指导,针对顶凌覆膜的技术要点,进行细致讲解,确保村民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一关键技术,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与此同时,金银花培训现场也是热闹非凡。农技专家史兆辉站在金银花树旁,亲自示范如何疏除病弱枝、过密枝以及修剪过长枝条。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积极提问,技术人员一一耐心解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村民成金鹏家种植了4亩金银花,每年都能带来可观的收入。他感慨地说:“现在正是施肥、覆膜的关键时期,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金银花种植的各个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心里更有底了。”

图为通渭常家河镇小庄村的村民们抢墒覆膜。 惠施阳 摄.

产业园区加速跑

复工是筑牢就业基石,复产是稳固经济命脉。在通渭县工业集中区,去年11月份成立的甘肃瑞克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一袋袋环保型融雪剂从造粒机、破碎机、分料机等自动化设备中产出,将发往全国各地。

作为一家专注于环保融雪剂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瑞克尔公司通过定制化不锈钢设备、先进工艺、智能机器人,确保产品兼具高效融雪性能与环保特性。

“我们的设备材质都是不锈钢的,生产工艺先进,产品融雪速度快、环保性能好,市场反响很不错。”公司执行董事李飞信心满满地说,2025年冬季,公司的产能目标是15万吨,现在正在扩建第二条生产线,力争为当地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纺织赛道也在“织”就就业富民新图景。走进甘肃俊牧丰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早已从节日的欢乐氛围中迅速切换到工作状态,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夏装。孙豆豆是公司的老员工,从建厂之初就一直在这儿工作。她对现在的工作十分满意,笑着说:“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工资待遇不错,还能照顾上孩子。”在这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也为百姓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图为通渭县第一季度集中开复工活动启动仪式。 张赛 摄

项目开工添引擎

2月末,通渭县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2025年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隆重举行。97个项目集中开复工,宛如一场经济发展的盛大“启航仪式”,为通渭县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些项目总投资16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3亿元,涵盖了农牧林草、交通水利、社会事业、新能源、房地产、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它们相互关联、协同发展,如同一张紧密交织的发展网络,全方位推动通渭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今年,通渭县精心谋划了138个重点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3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3.1亿元,各项数据较去年均实现大幅增长,彰显出通渭县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中,37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29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2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65个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1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6.6亿元,为产业转型升级筑牢了根基。如今,这些项目的集中开复工,不仅是通渭县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为当地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李娟)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