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企业首批入驻!荆门“科创飞地”在汉启航 开启跨城协同创新新篇章
摘要:该中心首批迎来20家企业、9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标志着荆门在构建"飞地研发+本地转化"创新模式上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发展网讯 4月25日,荆门市探索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里程碑——荆门科技创新(武汉)离岸中心在武汉市洪山区正式开园。作为荆门市首块"科创飞地",该中心首批迎来20家企业、9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标志着荆门在构建"飞地研发+本地转化"创新模式上迈出关键一步。
这座总面积1.78万平方米的创新载体,集研发试验、科技孵化、成果转化、招商引智、科技金融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内设招商引智中心、双创孵化中心、产业加速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四大功能区,重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数智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其建成不仅是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更为武汉与荆门两地搭建起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桥梁,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力"加速器"。
开园仪式现场,荆门市与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等6家高校科研院所,湖北AI企业联盟、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等6家知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集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构建"基础研发+人才引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将进一步推动创新要素在两地间的高效流动与深度融合。
"选择入驻荆门离岸中心,正是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与政策支持。"荆门凌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军虎在发言时表示,"研发在武汉、生产在荆门"的协同机制,既能借助武汉的科创资源优势,又能利用荆门的产业承载能力,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近年来,荆门市持续深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交出了亮眼的创新答卷。AS700载人飞艇、"儿茶上清丸"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6家企业跻身湖北省高企百强行列。荆门离岸中心的启用,将为这座创新之城注入新动能,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荆门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离岸中心为支点,持续深化与武汉的创新合作,打造"飞地研发、荆门转化"的跨区域协同创新样板,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这座承载着创新梦想的"科创飞地",正向着建设成为区域协同创新高地的目标加速迈进。(廖亮 孔德威 李慧敏)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