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牛羊满圈“钱景”好 乡村振兴“动力”足
摘要:从戈壁荒滩到现代化养殖园区,从传统散养到智慧化生产,玉门市正以科技创新重塑畜牧产业版图,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
图为从 “散养” 到 “规模”,牛羊产业托起增收梦
中国发展网讯 今年以来,甘肃玉门市以工业化思维重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立足“地域特色、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四轮驱动战略,通过能人带动、龙头引领、金融助力等创新举措,推动畜牧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戈壁滩上崛起的现代化养殖基地——玉门市小金湾乡裕盛源万头(有机)肉牛养殖产业园,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智能饲喂系统精准运作。据产业园董事长郎健介绍,通过“种养结合+智慧管理”的创新模式,实现每头牛平均比周边业内同行喂养成本低至1500元,每头牛的利润可达3500元。目前正在推进的二期工程投资1亿元,将建设8.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牛舍,配套建设中央厨房、疫病监测中心等现代化设施,预计年培育优质种牛超万头,全产业链年产值可达1.5亿元。
与牛产业并驾齐驱的肉羊养殖同样展现蓬勃生机。在十里牧歌十万只肉羊产业基地,一大早负责人张文华就忙个不停,忙着查看小羊羔的活动情况、准备新鲜草料……张文华说:“得益于每只羊150元的政策补贴,我们引进优质种羊3600只,今年计划投资3000多万元,改扩建种羊舍、育肥舍等羊舍20栋,配套相关设施设备,打造十万只肉羊产业基地。”
产业振兴的澎湃动能背后,是玉门市构建的全方位保障体系。今年全市创新推出“政策包+金融链”服务模式,发放“富民贷”4506万元,建立“政府担保+保险托底”双保险机制。通过“统一引种、集中防疫、订单收购”三联模式,已成功调引优质肉牛3107头、肉羊3.2万只,畜禽存栏量突破114.3万头。
图为玉门市通过能人带动、龙头引领、金融助力等创新举措,推动畜牧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正着力打造西北畜牧产业新高地。”玉门市农业农村局畜牧业服务中心主任王会军表示,下一步将实施“三优工程”,优化“政银保企”四方联动机制,优选优良品种,建设种质资源库;优先发展精深加工,培育“祁连雪”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预计到2025年,全市牛羊出栏量达95.5万只(头),带动养殖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从戈壁荒滩到现代化养殖园区,从传统散养到智慧化生产,玉门市正以科技创新重塑畜牧产业版图,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谢欢 、 胡研宏)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