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
摘要:在各地各部门推荐的上百个清单基础上,按照场景的成熟度和可行性,遴选了2025年第一批开放场景清单,共16个,涉及农业、制造、交通、能源、文旅等5个重点领域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龚成钰报道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近日,记者从广西工信厅获悉,自2月份启动人工智能开放场景征集工作以来,在各地各部门推荐的上百个清单基础上,按照场景的成熟度和可行性,遴选了2025年第一批开放场景清单,共16个,涉及农业、制造、交通、能源、文旅等5个重点领域
据了解, 广西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自治区每年统筹安排工业振兴专项资金支持工业企业“智改数转”、产业群链升级、绿色低碳转型等项目,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截至目前,广西已累计培育自治区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7家、智能工厂338家、数字化车间277家,为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沉淀了必要的海量数据资源。二是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印发《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2025年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任务清单》等文件,实施人工智能产品突破、“智赋万企”、关键技术攻坚、企业培优育强、产业布局优化、资源要素保障六大行动,助力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和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三是应用场景加速突破。印发《广西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暨“人工智能+制造”优秀案例集》,组织开展了今年第一批人工智能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征集,遴选发布了71个人工智能产品、39个垂直领域模型、59个“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为企业“仿样学样”提供有益的借鉴,逐步解决企业“不会转、找谁转、参照谁”的问题。目前第二批优秀案例正在征集中。
据悉,广西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吸引国内外人工智能研发和产品能力向广西汇聚集成。推进人工智能产品突破,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建设国内智能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开展“AI+行业”共性场景需求研究,争取在糖业、钢铁、有色、汽车、机械、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打造一批“AI+研发设计、计划调度、质量管控、设备管理”等工业应用场景,开发应用一批垂直领域模型,让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