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英山县“农光互补”模式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5-09 14:57 中国发展网 廖亮 余志敏 刘杨 丁茁

摘要:如同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与波光粼粼的河水、银光闪闪的光伏板、绿意融融的瓜果产业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轮美奂的乡村振兴画卷。

中国发展网讯 5月7日,晨曦初露,湖北省英山县石头咀镇武显庙村在阳光的轻抚下苏醒。村前那片占地150亩的光伏发电基地,如同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与波光粼粼的河水、银光闪闪的光伏板、绿意融融的瓜果产业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轮美奂的乡村振兴画卷。

作为英山县光伏发电产业连片规模最大的基地,这里不仅是清洁能源的生产地,更是乡村发展的新引擎。通过招商引资落地后,它为武显庙村带来了多方面的效益。土地租金和劳务收入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而其独特的景观更是为村子增添了迷人的魅力。随着季节的更替,这里展现出不同的风情,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游客的到来激活了村里的特色产业,茶叶、中药材声名远播,80亩瓜果产业更是连续多年产销两旺,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过去,我们村默默无闻,如今,光伏产业让村子美起来了,人气旺起来了,产业也火起来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沈斌的话语中满是自豪与感激。

近年来,英山县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并创新性地推出“农光互补”“茶光互补”“渔光互补”等新模式,将丰富的日照资源高效转化为清洁能源。这一模式犹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乡村发展的新大门。它不仅扮靓了村子的“颜值”,让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更拉升了产业的“产值”,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乡村变美了,农业变强了,农民变富了,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在石头咀镇大屋冲村,这一模式的成效同样显著。尽管地处偏僻,但凭借土地资源优势,8年前发展的50多亩光伏发电产业,如今已与200亩茶叶、300亩中药材、60亩猕猴桃形成产业集群,共同铺就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快速路”。曾经的山旮旯,如今已蜕变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和美乡村,成为英山县乡村振兴的又一典范。

英山县的“农光互补”模式,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它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更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相信在这一模式的引领下,英山县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更多的乡村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廖亮  余志敏  刘杨  丁茁)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