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甘肃通渭:看县域中心镇如何双向发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5-15 15:32 中国发展网 包雪瑞 李晓春

摘要:通渭县今年计划完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群众1000多户,目前各安置点建设正加快推进,一幅“安居乐业”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图为通渭县平襄镇旧店子村设施蔬菜大棚种植基地 张徐晟摄

中国发展网讯 今年以来,甘肃通渭县平襄镇认真贯彻落实通渭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全县“6543”发展思路,立足县域中心乡镇功能定位,在“稳产业”与“保民生”双向发力下,奋勇争先,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时下,走进通渭县平襄镇旧店子村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绿意盎然,黄瓜挂满枝头,西红柿硕果累累,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种植户陈三宝已有四年西红柿种植经验,今年他的大棚西红柿长势喜人,由于品种优,口感好,他种植的西红柿供不应求。“我大概供应着15个商铺,供不应求,大家把这个西红柿当水果吃。”陈三宝打算再扩大规模,继续种一棚西红柿。

旧店子村目前从事蔬菜种植农户280户,种植日光温室30座、塑钢大棚600座。今年,镇上将持续动员农户发展蔬菜种植,通过引进合作社和农户自种两种模式,在稳定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日光温室达到36座、塑钢大棚达到650座、露天蔬菜达到1000亩。

图为通渭县平襄镇河南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正在加紧建设 张徐晟

“今年以来,我们在旧店子村大力发展川河经济带建设,依托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6座,集中打造以辣椒、西芹、甘蓝为主的露天蔬菜1000亩,鼓励老百姓大面积种植蔬菜,拓宽增收渠道。”通渭县平襄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忠介绍。

避险搬迁筑起百姓安心家。初夏时节,走进通渭平襄镇河南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施工,一排排崭新的安置房已初具雏形。搬迁户魏建勤正和工人一起砌砖、拌砂浆,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魏建勤的家在陇山镇石岘村,地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他得知有避险搬迁的好政策,便第一时间报了名。按照政策,他享受了10万元的搬迁补助,并选择自己参与建房。“我积极响应政策,把房子搬到这里,共产党的政策确实好!”魏建勤笑着说,9月份他打算装修,希望年底就能住上新房子。

图为种植户陈三宝种植的优质西红柿 张徐晟

“忧居”变“优居”,今年平襄镇河南村、宋堡村、孙庄村3个集中安置点,将有200户搬迁户住上安心房,后期安置点周边将配套巷道、路灯、绿化、小菜园、活动室等,进一步提升安置区的居住条件。

“项目建成后,会成立居民业主委员会,由社区负责进行物业化管理,确保搬迁群众后期服务有保障,同时配套相关产业,使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渭县平襄镇副镇长令雄介绍说。

据悉,通渭县今年计划完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群众1000多户,目前各安置点建设正加快推进,一幅“安居乐业”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包雪瑞 李晓春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