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捕获成年人的“幼稚感”

2025-06-11 10:28 中国发展网

摘要:“有些玩具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有点幼稚,但对大人来说刚刚好”,或许未来,谁能将“玩”升维为“生活方式”,谁就能在“大小孩经济”中占据制高点。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评论员 邵鹏璐

在“六一”这一天,小朋友最开心的是收到礼物,而成年人最开心的,则是“还有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当儿童节全网“大小孩”都在讨论“小时候的零食”“小时候的动画片、电视剧”“小时候的游戏”,品牌如何借助这些童年独有的事物和情感,打出“怀旧”这张牌,让“大小孩”在新的情景中重现过去的美好体验,赋予品牌情感价值,值得认真思考。

如今在“六一”营销赛场上,儿童节早已丢掉了“14岁以下适龄人群专属”标签,玩具也已不再是孩子们的专属,更是成年人追忆童年、释放压力的情感寄托。

“童心会长大但不会消失”,就像有的人看起来很酷,其实已经在盘算抢玩具周边了。小时候,受限于生活环境、获得条件,玩具可能并不是一个能轻松得到或放肆把玩的东西;长大后,给“大小孩”更多的选择机会来找回童心,也能弥补曾经的遗憾。毕竟,当成年人开始认真玩玩具,他们在意的从来不是玩具本身,而是对抗社会压力和同质化生活的最后一片精神飞地。

“有些玩具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有点幼稚,但对大人来说刚刚好”,或许未来,谁能将“玩”升维为“生活方式”,谁就能在“大小孩经济”中占据制高点。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