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交投院士工作站揭牌,现场发布50项科技创新成果
摘要:双方围绕光栅光纤传感技术应用开发、市场化推广策略、人才引进合作机制以及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发展网讯 6月10日,一场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盛会在武汉举行。湖北交投集团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科技成果发布大会成功举办,标志着湖北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迈出重要一步。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姜德生正式受聘入站,同时50项年度创新成果集中发布,展现出湖北交投强劲的创新实力与发展潜力。
活动现场,一系列充满科技感的创新成果令人眼前一亮。与会代表近距离参观了“锋速通”应急指挥车、智能AI巡检车、U肋内焊机器人等研发产品,从智能装备到新型材料,从数字化设备到创新软件系统,这些成果覆盖多领域,生动呈现了湖北交投在交通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
揭牌仪式上,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湖北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昌斌先后致辞,表达了对院士工作站成立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愿。姜德生院士在寄语中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科研感悟,并对未来与湖北交投的合作充满信心。随后,省政府办公厅、武汉理工大学、省科学技术厅等相关单位领导共同为院士工作站揭牌,并向姜德生院士颁发聘书,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据悉,此次成立的院士工作站由湖北交投集团与姜德生院士团队共建,并获得省科协、湖北(武汉)院士咨询服务中心、市科协三方联合批准,是湖北交投集团首个院士工作站。姜德生院士在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成就斐然,五十余年深耕不辍,带领团队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体系。此前,湖北交投集团与姜院士团队已有深度合作,双方携手打造的鄂州机场高速,作为全国首条基于光栅阵列传感技术的智慧高速,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国十大典型”,成为双方合作的典范。
此次院士工作站的建立,是湖北交投集团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破解行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工作站成立后,将充分发挥院士团队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探索方面的顶尖优势,重点围绕“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升级实践、科产融合生态”三大方向发力。通过将院士团队的科研成果与湖北交投庞大的交通应用场景、强大的产业化能力和丰富的市场资源深度融合,实现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的无缝转化,推动交通行业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
在同期举行的科技成果发布会上,湖北交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叶战平正式发布《湖北交投集团2025年度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目录》,精选的50项年度创新成果涵盖智能装备、低碳材料、设备装置、数字化产品以及新技术等五大领域。双柳桥公司、智能检测公司等六家单位分别对最新科技产品及应用成效进行现场推介,全方位展示了湖北交投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多元探索与创新实践。
活动结束后,湖北交投集团与武汉理工大学院士工作站团队展开深入座谈。双方围绕光栅光纤传感技术应用开发、市场化推广策略、人才引进合作机制以及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政府办公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政府国资委等相关部门领导,烽火通信、东风汽车等企业负责人,以及湖北交投集团各部门、在汉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聚势赋能强支点,科产融合启新篇。湖北交投集团表示,未来将以院士工作站为重要依托,充分发挥“科创排头兵”的引领支撑作用,加速新一代数字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全链条应用,全面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前沿产业突破和数字产业跃升,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更多交投力量,书写交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廖亮 孔德威)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