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不休建支点!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高新区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摘要:截至2024年底,园区已成功吸引676家企业落户,498个项目投产,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达121家,累计完成产值141.86亿元,在全县经济发展中遥遥领先,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速”度不断加快,稳稳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发展网讯 仲夏六月,骄阳似火,红安高新区内同样热潮涌动。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6月16日,又有12个主导产业项目在这里集中签约,协议投资额达32.5亿元,为这片红色热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自2010年12月16日红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大幕拉开,十五年风雨兼程,十五年砥砺奋进。从最初2.3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到如今64.3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曾经的荒芜之地已华丽转身,蝶变为充满活力的南部新城,形成“一区两园”的发展格局。正如红安县委书记、县长胡广在红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所言,这十五年,是一部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奋斗史。
十五年来,红安高新区始终紧盯园区发展不动摇,用亮眼的数据书写了奇迹。截至2024年底,园区已成功吸引676家企业落户,498个项目投产,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达121家,累计完成产值141.86亿元,在全县经济发展中遥遥领先,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速”度不断加快,稳稳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为持续推动产业升级,红安高新区积极创新招商模式。通过编制招商地图、产业图谱和全产业链重点企业图谱,精准定位目标企业,全力推进以商招商、中介招商,让招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第一战略,严格把控入园标准、土地利用和科技含量“三关”,不断提升招引“热度”、建设“力度”和服务“温度”。在这样的努力下,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红安红”品牌魅力尽显,吸引着众多企业“百凤朝鸣”。近年来,园区主动融入全县发展大局,聚焦现代化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坚持“双城驱动”,将“拼经济、抓产业、建项目、护企业、优环境”作为首要任务,为红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到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41.86亿元,同比增长12.53%,占全县比重高达86.76%。
展望未来,红安高新区目标明确、信心满满。根据《红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未来三年,园区将全力实现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预计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税收总额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四上”企业总数突破2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达150家;园区人口也将达到10万人左右。
在迈向目标的征程中,红安高新区已展现出强大的行动力。6月10日,由觅儿寺镇招商引资的武汉筑界未来建材科技公司在高新区举行开工庆典。今年以来,觅儿寺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招商10余次,拜访企业20余家,接待考察客商30余人次,成功签约7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17.9亿元。这只是红安高新区推进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红安速度”成为高频热词,多个项目在这里实现快速落地、高效建设。而这背后,离不开园区实施的项目谋划、要素保障、提速提效“三大攻坚行动”。
红安高新区还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确立了家居建材、装备制造(电力通用设备)两大主导产业,同步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文旅康养、现代科教服务三个特色产业。同时,加快推进泛家居产业园、城西食品工业园、红海高科技产业园、武汉六环红安商贸物流园、高铁站综合商务片区、武汉北大学城六大专业园区(片区)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红安高新区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全力构建“产业新区、大学新城、公铁枢纽”的产城一体新格局,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大别山革命老区融入武汉都市圈的桥头堡、武汉同城化紧密融合区、华中泛家居产业重要聚集区和武汉北新兴科教基地,为红安在区域发展中建功立业贡献力量。胡广强调,全县上下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推动高新区提质增效,力争到2027年,让高新区的承载力、创新力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主要考核指标进入全省开发区先进行列,在全市省级高新区(开发区)中跻身第一方阵。
红安高新区十五年的惊人变化,离不开干部作风的转变。多年来,园区坚持转作风、抓落实,牢固树立“服务企业无小事”的理念,变“官”为“仆”、变“管”为“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了“一把手”带头、第一时间响应、第一现场办公、一线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现场办公、办完即走”“主动出击、领衔问题、一抓到底”等务实举措,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在红安安心投资、放心发展。
如今,红安高新区与黄冈高新区共享国家级金字招牌,规划6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集聚千川门窗、金牌厨柜、宁丰板材等140余家泛家居全产业链企业。站在新的起点上,红安高新区正以昂扬的姿态、坚定的步伐,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行,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中国第一将军县的辉煌篇章。(廖亮 毛人杰)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