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湖北京山 :科技赋能 冬闲田变身“增收田”

2025-06-27 15:26 中国发展网 廖亮 詹小萌 吴静怡

摘要:湖北京山市曹武镇给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通过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与产业融合,让冬闲田摇身一变,成为充满希望的“增收田”,奏响了一曲产业发展的奋进乐章。

中国发展网讯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如何盘活闲置资源、挖掘土地潜力,成为各地探索发展的重要课题。湖北京山市曹武镇给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通过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与产业融合,让冬闲田摇身一变,成为充满希望的“增收田”,奏响了一曲产业发展的奋进乐章。

党建引领   汇聚发展合力

曹武镇始终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针对冬闲田资源的开发利用,镇党委积极作为,与湖北嘉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目前,已在民主、戴家坡、五湾和曹武村成功流转土地7919.19亩,专门用于稻田油菜种植。

民主村作为合作的重点区域,凭借自身独特的资源区位优势,引入该企业创办嘉穗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曹武分社,创新性地构建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村党支部主动牵头,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宣传引导,充分调动起群众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这种模式不仅稳定了粮油生产,更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了党建引领带来的发展红利。

科技赋能   解锁丰收密码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曹武镇深知这一点,在油菜种植上持续加大科技投入。2024年,新种油菜1000亩,其中500亩选用了湖北嘉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攻坚的高产实验品种华油杂50,该品种亩产量可达200公斤以上。同时,在曹武村精心打造200亩油菜示范地,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核心区。在这里,集成了“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绿色防控”的先进技术体系,示范田成功实现“三减三增”: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0%,生产成本降低8%,而单产提高20%,效益更是提升25%。

为了确保油菜高产丰收,曹武镇党委积极引入现代农业科技手段。组织专业农技人员,借助无人机对连片油菜田开展“一促四防”统防统治工作。无人机在天空中来回穿梭,精准地将农药和肥料播撒到每一寸土地,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成本。科技力量的注入,为油菜丰收筑牢了坚实根基,让这片冬闲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融合发展   培育多元动能

曹武镇党委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以产业联动为有力抓手,不断拓宽经济增收渠道。大力推广“稻油轮作”模式,不仅有效利用了季节性土地资源,还为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合作社为农户种植中稻提供全方位社会化服务,采用低茬收割方式,将秸秆晒干打捆后回收进行综合利用,经过饲料化处理,以350元/吨的价格出售,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价值最大化。

此外,曹武镇还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开发季节性土地资源,构建起多元就业场景。周边群众纷纷参与到油菜田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辛勤劳动获取劳务报酬,既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盘活与农民收入的提升,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在农旅融合方面,曹武镇党委更是独具匠心,将油菜花种植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每到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金黄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花海经济”蓬勃发展,带动了农家乐、民宿等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未来,曹武镇还将依托嘉穗公司科技院士工作站的强大技术支撑,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推动油菜籽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从曾经闲置的冬闲田,到如今生机勃勃的“增收田”,曹武镇的探索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找准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和产业融合的作用,就能挖掘出土地的无限潜力,实现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曹武镇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成为其他地区学习借鉴的典范。(廖亮  詹小萌  吴静怡)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