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打造“中国云都”算力新名片
摘要:7月5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组来到宿州算力产业园,实地了解这座皖北城市如何夯实算力底座,服务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张海帝 王健生 陈 雯
在安徽省宿州高新区算力产业园的控制中心大屏上,显示着海量的数据信息,这里部署的超5000个机柜昼夜不息,为全国各地的城市提供着多元化的算力资源服务。宿州,正以坚实算力底座,托举千行百业的数字未来。
7月5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组来到宿州算力产业园,实地了解这座皖北城市如何夯实算力底座,服务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
走进算力产业园的数据机房,恒温恒湿的环境里,服务器集群低鸣运转。这片由5栋高标准机房组成的“数字粮仓”,承载着宿州算力产业的硬实力——已投产的1号、2号机房共4万平方米,配备双回路电力与柴油发电机组,满足A级机房标准;高功率机柜为高性能芯片提供“专属座位”。
宿州华瑞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梁习习告诉记者,为匹配算力爆发式增长,园区正逐步将机柜供电从4.5千瓦升级至12千瓦,并加速推进3号数据中心机电安装工程。
据介绍,作为安徽省三大智算中心城市之一,宿州已建成超算、通用、智能算力协同发展的多元体系,总算力规模约2500P,位居全省前三。
宿州算力产业规模正加速跃升。通用算力依托世纪互联、华瑞网络两大核心,为多家知名企业政务云提供15.16PB存储能力;超算领域的“汴水之畔”中心部署1550台CPU服务器约15P双精度算力,跻身安徽超算第一梯队;智能算力以算力互联智算中心、淮海智算中心等为支柱,国产昇腾910proB等芯片并肩运行,支撑起众多AI企业的模型训练。
硬件基础夯实的同时,产业生态的集聚效应正在显现。
在淮海智算中心国产昇腾算力区,DeepSeek-R1大模型完成昇腾910ProB的深度适配。“目前已实现‘国产模型+国产算力+国产云服务全链条整合’,并接入国家级平台中国算力网OpenI启智社区。”云都(宿州)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指着监控屏上的运行数据说,该模型已接入中国算力网,服务宿州学院教学演能客服等场景。
产业链条的韧性更体现在协同创新上。上游突破方面,“寒武纪MLU370”“华为昇腾910proB”等国产芯片批量部署;中台赋能方面,宿州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321家企业、3138台设备,推动板材家居行业生产效率提升12%、能耗降低11%;场景裂变方面,算力智能(宿州)公司调度全国算力超5000PFlops,服务清华大学、月之暗面等机构;安徽汴水之畔科学计算中心依托“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工程,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服务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我们正探索算力与实体经济融合。”安徽汴水之畔科学计算中心有限公司市场副总监韩琪琪表示,园区正在推进区域性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数据服务平台及数据闭环测试应用示范区项目,将依托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探索智能汽车车路协同测试及示范应用。
在政策协同方面,宿州也进行了系统性部署:强化中游平台建设,持续扩大算力规模,重点跟进国内算力头部企业;坚持完善生态,丰富算力场景应用,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以杭宿合作为抓手,持续深化宿州算力资源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
高质量发展路上,算力既是“底座”,更是“引擎”。从2011年布局云计算,到如今超算、通算、智算“三箭齐发”,宿州这座皖北城市正用“中国云都”的新名片,展现出战略赋能安徽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