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以“数智赋能”为笔 绘就政数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摘要:仙桃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勇当排头兵”的目标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锚定方向,以“数智赋能”为硬支撑,从数字基建到产业融合,从政务服务到城市治理,全方位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引擎”。
中国发展网讯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今天,仙桃正以“勇当全省县域政数事业发展排头兵”的雄心,在数字底座建设、数实融合、数政协同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仙桃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勇当排头兵”的目标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锚定方向,以“数智赋能”为硬支撑,从数字基建到产业融合,从政务服务到城市治理,全方位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引擎”。
筑牢数字底座:让城市“神经中枢”更敏锐
走进仙桃市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大屏上实时跳动的数据流勾勒出城市运行的脉搏——这背后,是不断夯实的“云网数安”基石在默默支撑。“数字底座是数字化转型的根基,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小斌坦言,今年将重点强化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数公基平台等核心设施建设,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骨架”。
在此基础上,一系列便民利企的应用场景正加速落地:公共数据“一本账”让数据资源可查可用,政务服务“一张图”实现服务资源可视化调度,集成服务“一码通”打通就医、办事、出行等多个场景;“i仙桃•仙办好”平台持续升级,deepseek大模型的应用不断拓展,让市民动动手指就能享受到智能服务。
城市治理的“智慧大脑”也在迭代升级。“123N”城运平台架构和“153”基层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加快构建,AI技术正深度融入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社区服务等领域。“比如在社区治理中,智能监控能及时发现高空抛物、消防隐患,AI算法可精准分析人口流动趋势,让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警’。”朱小斌举例说,数字底座的强化,正让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智能。
推动数实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数字基因”
“不仅要让数字技术‘服务生活’,更要让它‘赋能生产’。”朱小斌表示,数实融合是激活产业动能的关键。今年,仙桃将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在农业、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在农田里,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助力精准种植;在工厂中,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生产、销售全链条数据,让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数据要素的流通与释放,是数实融合的“核心密码”。仙桃正全力打造“数满质高”城市数据资源池,培育数据要素型企业,探索公共数据确权登记与授权运营机制。“我们计划试点可信数据空间交易模式,让企业既能安全使用公共数据,又能通过数据交易获得收益。”朱小斌介绍,通过打造标杆数据产品、培育典型案例,将加速制造业、服务业智能化转型,今年力争超额完成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营收目标。
数字生态的厚植同样重要。仙桃正实施数字人才引育工程,培养“懂业务+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大数字技术应用推广力度,让农民会用智慧农机、商户善用电商平台,营造“人人用数据、处处有创新”的浓厚氛围。
深化数政协同:让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政务服务要更有速度、政策落地要更有温度、交易监管要更有力度。”这“三个更”是仙桃深化数政协同的核心目标。
在政务服务大厅,“三化四减五办”改革持续深化:2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新增上线,从企业开办到不动产登记,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90%的高频事项可“掌上办”,50%以上事项“零跑动”,市民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我们还在争创全省标杆大厅,让‘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成为常态。”朱小斌说。
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在数字技术助力下畅通无阻。政府网站优化资源融合,推出沉浸式“一件事”服务专题,政策解读不再是“文件语言”,而是图文、视频结合的“白话指南”;“政策解读进大厅”品牌持续升温,工作人员用“面对面”“屏对屏”的方式,把惠企政策讲清楚、说明白。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则更显“公平高效”。“标前辅导+标中监督+标后评估”全链条监管机制建立,全流程电子化率达100%;“暗标盲评+区域远程异地评标”模式推广,让交易过程更透明、结果更公正。“招标人主体责任清单的落实,进一步压实了各方责任,让市场活力充分释放。”
从数字底座的“强基”到数实融合的“破题”,再到数政协同的“提效”,仙桃正以“想在前、干在先”的劲头,锻造“数智赋能”硬支撑。这座城市的实践证明,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不仅能让政务服务更贴心、城市治理更精细,更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装上“加速器”。在政数领域的赛道上,仙桃正以实干实绩,奋力书写“排头兵”的崭新答卷。(廖亮 鹿丹丹)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