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飘溢致富路 康养小镇焕新颜
——英山县书写“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振兴答卷
摘要: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展,石头咀镇用"一村一品"的点、"一镇一业"的线,织就了生态康养药香小镇的面。当药香飘出大山,当游客走进田园,这个鄂皖交界的小镇,正以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富民答卷。
中国发展网讯 七月暑气蒸腾,英山县石头咀镇郑家坊村的石菖蒲基地却清风送爽。村民王勇戴着草帽,正和家人仔细拔除杂草,叶片间泛着的绿意里,藏着全家人一年5万元的增收希望。这片260亩的基地,只是石头咀镇"药香富民"图景的一角。这个鄂皖交界的"口子镇",正以"一村一品富农家,一镇一业活全域"的思路,精心勾勒生态康养药香小镇的新画卷。
党建引领:小药材种出大效益
"土地贫瘠种粮油,产出不够本。"郑家坊村党支部书记周福星曾为村民生计犯愁。8年前,村党支部领着几户村民试种20亩石菖蒲,没想到一亩净赚8000元,是传统作物的5倍多。"跟着支部干,准没错!"村民们的热情被点燃,村党支部顺势推出"党支部+合作社+大户+农户"模式,从种苗到销售全程规范,如今全村石菖蒲规模扩大到260亩,成了远近闻名的"石菖蒲专业村"。
在党建引领下,石头咀镇20多个村各显神通:郑家坊村的石菖蒲、凉亭村的菊花、冯家畈村的天麻……一个个特色药材种植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形成"村村有主业,户户能增收"的生动局面。
市场牵线:产业链串起致富链
田家畈村的西河岸边,300亩菊花在风中摇曳。谁能想到,这片曾因沙化严重被嫌弃的土地,如今成了村民的"聚宝盆"。村"两委"瞅准菊花产业前景,连片种植的规模引来了"金凤凰"——与三九药业集团签下500吨购销合同,让农户再无销路之忧。
"除了卖鲜花,育苗每亩还能多赚1000元!"种植大户江涛算起收益账,眼角眉梢都是笑意。而凉亭村更玩出了新花样,100亩菊花观光园与银杏、茶园相映成趣,"菊花+文旅+康养"的模式,让花瓣变成"门票",花期变成"黄金期",铺就了一条色彩鲜亮的"金黄路"。
科技赋能:老产业闯出新天地
走进冯家畈村的湖北立创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木屑填充的塑筐里,天麻正悄悄生长。"以前靠山林野生,现在室内就能种!"公司负责人李自力拿起一株天麻介绍,这项与省农科院合作研发的代料种植技术,用木屑、玉米芯替代传统木材,既保品质又提产量,让"靠山吃山"变成"科技养山"。
不远处的湖北森荣中药材公司,茯苓也告别了野外生长模式,在立体构架中"安家"。科技赋能让石头咀镇的天麻、茯苓彻底摆脱"看天吃饭"的命运,吸引着各地农户前来取经。如今,这些"土药材"正借着科技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市场。
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展,石头咀镇用"一村一品"的点、"一镇一业"的线,织就了生态康养药香小镇的面。当药香飘出大山,当游客走进田园,这个鄂皖交界的小镇,正以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富民答卷。(廖亮 余志敏 姜宁 丁茁)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