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构筑“1网+2翼+3平台+N场景”产业生态 抢滩低空经济“万亿蓝海”
摘要:全国首个省级“低空气象服务平台”目前构建覆盖湖南及周边六省的低空气象数据产品体系,已为全省38万架次、近11万小时低空飞行提供气象保障,获批2025年全国气象部门低空经济保障服务试点。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邢成敏报道 7月25日,湖南低空经济生态大会暨产品场景发布会在湖南低空经济集团举行。会上,湖南省低空气象协同服务创新中心、湖南省低空飞行有限公司(筹)揭牌,湖南省低空经济集团与低空智联网项目、三大平台项目、应用场景项目、人才与赛事项目等40余家生态合作伙伴签约,兴湘资本与六大基金拟投资项目签约。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发展低空经济,角逐“天空之城”,湖南有哪些底气?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湖南创下十二项“全国首创”成果。2024年全省空域开放率达65.39%,安全保障通航飞行18万余架次。
低空经济发展核心在于“场景为王”。记者了解到,湖南将空域改革先发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构筑“1网+2翼+3平台+N场景”产业生态。于2024年底组建成立的湖南省低空经济集团,联合中国铁塔等企业,构建起低空智联网、气象服务、巡检服务三大核心平台,覆盖巡检、物流、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生态环保、文旅赛事等多元场景。
目前,湖南低空智联网已在湘江、浏阳河沿线建立175平方公里示范验证区。接入通信、导航、监视等六类新型基础设施,结合AI和大数据模型构建低空态势感知平台,让低空飞行“看得到、联得上、供得准、找得到、控得住”;同步打造省市协同、军民融合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全国首个省级“低空气象服务平台”目前构建覆盖湖南及周边六省的低空气象数据产品体系,已为全省38万架次、近11万小时低空飞行提供气象保障,获批2025年全国气象部门低空经济保障服务试点。
“智巡潇湘”巡检服务平台则以“1引擎+1平台+N应用”为核心,联动湖南铁塔9.7万座高位视频,形成“动静结合、高低协同”的立体监测网,24小时智能巡检,支撑应急、环保、农业、警务等多场景作业;同步发布《湖南低空巡检行业白皮书》,推动行业创新。
依托“一张网”“三大平台”,湖南低空经济的“N个应用场景”落地生花。长沙开福区政务巡检实现森林防火、渣土管控等多场景融合;华容、湘潭等地“无人机+AI”防汛,将险情识别从2小时缩至5分钟;长株高速警务巡检,精准识别路面、桥梁、边坡安全风险;建构筑物安全诊治与智慧监测预警平台,精准识别0.1mm裂缝。文旅领域,打造“湖南低空文旅走廊”;物流领域,携手顺丰速运打造城市无人机智慧物流配送体系……
“人才+资本”双轮驱动、两翼赋能,推动低空经济产业蔚然成势。目前,湖南低空经济集团与湖南开放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深化校企合作,携手培养农民飞手和空管人才,推出全国首个“智飞湘考”飞手培训系统,同步开展青少年无人机教育,夯实产业人才储备;兴湘资本联合地方政府、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省外资金及旗下北斗基金共同组建总规模20亿元的湖南省低空基金。
“我们将发挥‘链主’作用,围绕“研发、制造、运营、金融”四大方向,整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将‘低空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湖南低空经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斌表示。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