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固:巧手编织“振兴梦” 指尖开出“幸福花”
摘要:这些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编织品,正以“小手工”撬动“大产业”,既传承了非遗钩织文化,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中国发展网讯 乡村手工编织工艺品,一项古老的技艺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许多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熊子湾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手工达人”丁福珍——她通过手工编织自主创业,丰富村民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她们提供居家就业的新方式。
“打结扣起头,小指绕线,食指挑线,钩针绕线从线圈里钩出……”在她家里,几名妇女指尖“飞舞”,学习用钩针、丝线钩织生活用品。她们的编织品,既有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包包,也有融入传统元素的荷包、时尚的帽子,甚至还有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宠物毛衣。“以前总觉得守着家里几亩地没出路,现在才发现,能把日子编进彩线里,是件踏实的事。”正在赶制订单的丁女士笑着说,她的编织筐里,刚完成的时尚帽子还带着体温。
这些出自她们手中的物件,通过抖音或者市场直接销售。去年双十一,她们编制的包包帽子很抢手,这让曾经连智能手机都用不熟练的姐妹们,如今算起账来比谁都精明。村里的老人们常说,这些媳妇们的手指像是有魔法,能把寻常丝线变成金疙瘩,让冷清的山村飘起欢笑声。
如今,她们又开始尝试将秸秆与毛线结合,开发更具地域特色的产品。在指尖翻飞间,不仅编织出一个个故事,更织就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那些缠绕在针线上的,是对生活的热爱,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一丝一缕织就振兴“画卷”。在丁福珍的带动下,熊子湾村的妇女们用指尖上的技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绽放出别样光彩。曾经无人问津的“老手艺”,如今成了增收致富的“香饽饽”,她们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实现居家就业,真正体会到“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的魅力。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寻常日子也能织出繁花似锦。这些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编织品,正以“小手工”撬动“大产业”,既传承了非遗钩织文化,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手工编织业具有市场需求大、吸纳就业多、资源消耗少、没有污染等特点,特别适合在金沟妇女中发展。金沟乡将加大引导力度,让妇女们的巧手、巧劲和巧能,在传承和发扬手工技艺的同时,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用自身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共同编织致富梦。(周俊宇)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