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400天攻坚!十巫南高速戈边2号隧道左洞顺利贯通 鄂陕渝交通动脉再加速

2025-08-14 19:40 中国发展网 李建民 廖亮

摘要:400天里,建设者们凭借这套“组合拳”,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稳步推进,最终实现“零偏差”贯通,用技术与坚守攻克了重重难关。

中国发展网讯 8月11日,随着最后一榀钢架精准嵌入围岩,测量仪屏幕上“零偏差”的字样格外醒目——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十巫南高速戈边2号隧道左洞,历经400天的穿山破壁,实现顺利贯通。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为十巫南高速全线通车再添重要砝码,也让联通鄂陕渝三地的交通大动脉加速向“成型”迈进。

地质复杂“硬骨头”:2532米隧道藏多重挑战

戈边2号隧道左洞全长2532米,纵坡坡度0.5%,最大埋深达506米,是十巫南高速上的一道“硬骨头”工程。其隧址区地处构造侵蚀剥蚀与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地貌交错带,地质条件堪称“复杂”:围岩以Ⅲ、Ⅳ、V级为主,稳定性差,施工安全风险居高不下。更棘手的是,隧道洞口位于高山陡坡地段,围岩本就脆弱,加之雨季施工时的渗水影响,给工程推进蒙上了层层考验。

“从开工第一天起,我们就做好了‘啃硬骨头’的准备。”项目负责人坦言,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特殊的地形地貌,意味着每一步掘进都不能掉以轻心,安全与进度必须“两手硬”。

科学攻坚破难题:多项举措护航安全高效掘进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项目团队打出一套“科学+精细”的施工组合拳,确保隧道掘进安全高效。精准探地质,动态调方案:通过精细化地质预探,实时掌握围岩变化,为施工方案动态优化提供科学依据,让每一步掘进都“心中有数”。严守规程,稳扎稳打:严格执行施工前技术交底制度,采用“短进尺、强支护、勤监测”的稳健策略,宁可慢一点,也要确保每一环施工的安全。新工艺赋能,筑牢安全线:引入双曲臂凿台车施工系统锚杆,及时完善初期支护结构体系,像给隧道穿上“防护衣”,有效抵御围岩变形风险。立体排水,破解雨季难题:针对雨季渗水隐患,构建立体排水网络系统,设置集水泵站,确保涌水快速导排,不让“水患”拖慢施工节奏。

400天里,建设者们凭借这套“组合拳”,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稳步推进,最终实现“零偏差”贯通,用技术与坚守攻克了重重难关。

贯通不止于隧道:山区经济“血脉”加速搏动

戈边2号隧道左洞的贯通,意义远不止一条2532米通道的打通。对于地形复杂的山区而言,隧道是打破地理阻隔的“钥匙”,更是激活经济发展的“血脉”。随着十巫南高速更多隧道与桥梁的陆续贯通,这条连接湖北、陕西、重庆的交通大动脉正加速成型。

未来,待十巫南高速全线通车后,鄂陕渝三地的时空距离将大幅缩短,不仅方便群众出行,更能加速沿线资源开发、产业协同与区域联动,为山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而戈边2号隧道左洞的贯通,正是这一宏伟蓝图上的重要一笔,见证着建设者们用汗水与智慧铺就的发展之路。(李建民  廖亮)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