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湖北英山:“绿色颜值”蝶变“金色产值”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9-01 16:56 中国发展网 廖亮 余志敏 姜宁 丁茁

摘要:这片127亩的土地,不仅见证了村庄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转变,更成为当地以生态为基、以产业为翼,推动乡村“绿色颜值”向“金色产值”转化的生动注脚。

中国发展网讯  八月的英山县,田畴染绿、产业兴旺。在徐家套村的百合产业基地里,刚完成百合采收的土地上,村民们正忙着翻耕、播种,下一茬蔬菜轮作的热潮已然开启。这片127亩的土地,不仅见证了村庄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转变,更成为当地以生态为基、以产业为翼,推动乡村“绿色颜值”向“金色产值”转化的生动注脚。

时间回溯至去年秋季,徐家套村党支部主动破局,引进外地客商流转土地发展百合种植。如今,这片基地亩产百合达1500公斤,直接让全村68户脱贫户实现“双重增收”——既有土地流转的稳定收益,又能通过合作社分红获得额外收入。更重要的是,基地常年吸纳120余名村民务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薪金”,真正把“生态优势”变成了“富民优势”。

徐家套村的蝶变,是石头咀镇立足区位、深耕产业的一个缩影。依托西河东岸的生态禀赋,以及201省道、过石公路穿村而过的交通便利,该村走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之路:一边整治人居环境,清淤疏河、绿化庭院,让村庄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一边主动招商引资,推动村企深度合作,让产业扎根乡土。

在徐家套村河棚大畈,湖北野山香茶业公司投资建设的300多亩名优茶育苗基地,便是“村企联姻”的典范。基地采用生态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模式,不仅为全镇茶叶产业提供优质种苗支撑,更让“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增收、家门口发展”从愿景变为现实。以该基地为引擎,徐家套村进一步带动200多亩茶叶种植升级,通过品牌化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不止徐家套村,石头咀镇的乡村振兴热潮已席卷全镇。作为久负盛名的美丽乡村,周家畈村将1000亩茶叶、中药材基地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村子景点化、田园公园化”的生态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同时,该村还瞄准“康养保健、药食同源”市场,推动产业跨界融合,拓宽产品销路、擦亮特色卖点,如今全村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500万元,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三产联动”的增收新路。

“党建引领是核心,产业兴旺是关键。”石头咀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镇各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头雁”作用,创新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多元合作模式,在“招引客商、培育产业”上做足文章。从茶叶、中药材等传统产业的品种改良、规模扩张,到食用菌、小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的市场拓展,石头咀镇正以极具活力的农业新业态、富有潜力的发展新路径,让乡村“绿色家底”持续转化为“金色收益”。

如今行走在石头咀镇,村村有美景、户户有盼头、人人有增收——乡村环境愈发宜居,特色产业愈发强劲,农民腰包愈发鼓实。一幅“乡村更美、产业更强、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廖亮  余志敏  姜宁  丁茁)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