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市温县“一甜一咸”点亮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摘要:从“一甜”的产业扎根与文旅赋能,到“一咸”的生态构建与科技创新,温县以两大特色产业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振兴之路。
编者按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县域富民产业既是串联“兴业、强县、富民”的核心纽带,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其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极大促进作用,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的实践中得以充分彰显。温县凭借独特发展智慧与不懈奋斗精神,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一种一药”“一甜一咸”“一河一太极”构建特色产业矩阵。这些紧密相连的特色产业,不仅让温县在众多县域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瞩目焦点,更成为富民强县的有力支撑与经济发展的坚实根基,深刻诠释了县域富民产业的价值与关键作用。
焦孟杰 范纪安
2025年5月,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乡村全面振兴工作联系点,这一重要认定意义深远。既是对温县依托特色富民产业推进乡村振兴过往成果的高度认可,更赋予了温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先行先试、探索新模式的重大使命,为县域进一步发挥富民产业优势、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再添新动能。
温县能获此认可,离不开其对特色产业的精准定位与深度培育,其中“一甜一咸”两大富民产业成效显著。“甜”是以大咖国际为龙头的新式茶饮产业,“咸”是以京华食品等为代表的速食调味料产业。二者一端连市场、一端扎本土,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更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引擎。
“一甜”筑基:新式茶饮筑牢乡村振兴经济底盘
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作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3年,公司现拥有河南、安徽、广西、海南四大生产基地,2014年落户温县。公司专注于糖、奶、茶、咖、果、粮、料七大类原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年生产能力高达165万吨。公司凭借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把控,产品畅销全国,更远销东南亚及大洋洲的11个国家,为全球4.6万余家“蜜雪冰城”门店和超过2万家餐饮门店提供着坚实的饮品原料保障,满足了亿万民众对“甜”味的感官需求,真正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的宏伟布局。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大咖国际为温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温县大咖国际公共事务部经理贺唤颉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大咖国际产业园主营业务收入达102.5亿元,上缴税金6.8亿元;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攀升至137.52亿元,缴纳税金8.74亿元;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再创新高,达到157.1亿元,缴纳税金12.13亿元;仅2025年1~7月,主营业务收入就已达到105.15亿元,缴纳税金9.07亿元。这些数字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有力见证,更是拉动温县地方经济增长、充实财政收入的关键力量。
温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媛媛表示,因大咖国际在原料研发和生产加工环节,对各类专业生产设备、包装材料拥有大量需求,不仅吸引近20家专注于食品加工设备制造、饮品包装设计与生产的企业主动落户温县,还推动本地原有相关企业加快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以适配大咖国际的高标准要求。
同时,大咖国际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据了解,温县大咖国际产业园的员工70%来自本地,岗位覆盖生产、研发、管理、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在这里,既有为一线劳动者提供稳定生计的基础岗位,也有为技术人才搭建成长与晋升通道的高端职位。大量就业机会的涌现,有效降低了当地失业率,吸引了众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景。
“一甜”赋能:文旅融合为百姓开辟多元致富路
温县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拥有源远流长的太极文化,而蜜雪冰城代表着现代时尚文化,二者看似风格迥异,却在温县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2024年,温县为使大咖国际产业园和陈家沟景区资源共享和相互赋能,实现区域融合、业态融合和产业融合,谋划打造了“太极·蜜雪文旅融合示范区”。大咖国际作为蜜雪冰城的中央工厂,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资建设大咖·雪王市集项目。该项目包含雪王市集、甜蜜大道、体育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子项目,项目以“雪王”IP形象为主题,融入陈家沟太极拳文化元素,打造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文旅休闲特色场景,持续扩大对当地居民及广大青年群体的辐射带动效应。
大咖国际还将大咖国际茶饮梦工厂与雪王市集巧妙融合,积极推动研学活动。在这里,参与者可以直观看到各类茶饮原料的生产过程,了解其发展脉络,还能深入感受蜜雪冰城的品牌文化与独特魅力,这对于无论是对茶饮行业感兴趣的学子,还是追求新奇体验的游客,都极具吸引力。据统计,雪王市集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超过2000名。
据了解,雪王市集共有商铺18家,为了扶持本地创业者入驻,所有商铺第一年房租全免。雪王市集,不仅是一个购物消费的场所,更是一个集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产业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当地百姓拓展了多元化的富民增收路径。
在雪王市集,琳琅满目的蜜雪文创产品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当地居民通过参与文创产品的制作、销售,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增收。
此外,雪王市集还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搭建了销售平台。温县作为农业大县,拥有众多优质农产品,如铁棍山药、小麦等。借助雪王市集的强大流量和品牌影响力,当地农户通过与市集商家合作,将自家种植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制成山药粉、全麦面包等特色食品进行销售,有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增产增收。
同时,雪王市集的繁荣发展,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兴旺。许多村民抓住商机,开办农家乐、民宿,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自雪王市集开业以来,周边新增农家乐、民宿数十家,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数百人,极大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收入。
“一咸”强基:构建全链条、高创新食品产业生态
温县的“一咸”产业以调味料为核心,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链条。京华、立达、品正等企业年产调味料可达60万吨,占全国市场的60%以上,且拥有全国唯一的咸味香精院士工作站,为全国3000多个品牌提供研发服务,为广西螺蛳粉提供90%的核心原料,为河南酸辣粉提供80%的调味料。
以河南京华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在温县调味料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京华食品创建于1988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为一体的香精、调味料及方便食品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总部主要生产食品香精、调味料、酵母粉;新厂区专注于自主研发的小面、方便粉丝、米线等产品,其生产的小面不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小面制备装备也荣获实用新型专利;食品科技园主要生产涂布粉丝、湿粉;彩印包装园负责生产食品内、外包装膜。四个厂区紧密协作、互相补充,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此外,京华食品还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地建立技术研究中心和销售中心,积极拓宽产品研发和应用领域,让温县的“一咸”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进一步提升了温县调味料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温县调味料产业注重科技创新,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例如,京华食品长期与孙宝国院士团队、北京工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省级调味料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咸味香精院士工作站。通过产学研联动,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多项科学技术进步奖,取得专利技术成果51项,其中发明专利达到13项。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了产品多元化发展,不仅满足了市场对传统调味料的需求,还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健康饮食趋势的新产品,如低盐复合调味料、天然植物提取物香精等,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咸”富民:实现经济效益与民生改善双丰收
“一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温县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推动乡村振兴和富民产业的发展。以京华食品为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398万元,同比增长11.71%;总利润2942万元,同比增长26.1%;实现纳税2487万元。截至2025年7月份,营业收入49687万元,同比增长18.8%;利润1824万元,同比增长21.63%;实现纳税1683万元。企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繁荣,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物流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吸纳了众多当地劳动力,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京华食品人资行政中心经理杨宁表示,温县调味料产业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国内,还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方便食品、肉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速冻餐饮、清真食品等多个领域,为国内众多知名品牌量身定制产品并严把质量关。与白象、自嗨锅、食族人、渣渣灰、莫小仙、三只松鼠等品牌在组装代加工方面的合作,让温县调味料走进了全国千家万户,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提升了温县调味料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一甜”的产业扎根与文旅赋能,到“一咸”的生态构建与科技创新,温县以两大特色产业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振兴之路。作为国家乡村全面振兴工作联系点,温县的实践为全国县域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甜咸双驱”样本。 (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