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湖北嘉鱼:科技为笔“蔬”写智慧农业新答卷

2025-09-08 16:26 中国发展网 廖亮 皮道琦 皮博

摘要:掀开帘门,绿意扑面而来——苗床上,上亿株甘蓝幼苗采用“水上漂”技术生长,肥硕叶片层层叠叠,在光线映照下如同流动的翡翠,一幅现代化智慧农业图景就此铺展。

中国发展网讯  走进湖北嘉鱼县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育苗中心,连片的银白色大棚在阳光下舒展“身姿”,宛如列队的卫士守护着棚内的生机。掀开帘门,绿意扑面而来——苗床上,上亿株甘蓝幼苗采用“水上漂”技术生长,肥硕叶片层层叠叠,在光线映照下如同流动的翡翠,一幅现代化智慧农业图景就此铺展。

“农户只需提供蔬菜种子,就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甘蓝苗,实现育苗‘甩手’服务。”正在查看幼苗长势的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志雄,俯身拨开苗床,指尖轻触嫩绿叶片,细致检查每株幼苗的生长状态。他形象地比喻,工厂化集中育苗如同“农业流水线”,相较传统手工作坊优势显著:通过立体栽培与智能灌溉施肥技术,在有限空间内可培育出数倍于传统田间的优质种苗,大幅节省人力、土地与种子成本。

这份“智慧”的核心,在于全自动化的环境调控体系。刘志雄介绍,育苗中心通过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关键环境因子,构建起“环境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执行”的闭环系统,让育苗彻底告别“看天吃饭”。精准调控下,每一株秧苗都长势健壮、规格整齐且无病虫害,移栽成活率远超传统育苗方式,为后续蔬菜高产筑牢根基。

数字化技术的深度渗透,正为金润农业带来全方位变革,在品质、效率、效益三大维度实现突破。

品质与产能双提升:精准环境调控让种苗“体质好、长势齐”,移栽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中心年育苗能力达1.6亿株,可满足嘉鱼全县8万亩蔬菜、8000亩水稻的用苗需求,为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坚实支撑。效率与管理双跃升:人力成本大幅降低,1名技术人员即可管理整个育苗区,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倍以上;中控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记录,种苗合格率可追溯,管理模式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精度实现质的飞跃。经济与生态双丰收:“水上漂”育苗替代传统旱钵、撒播方式,单株甘蓝育苗成本从0.13元降至0.08元,每亩可节约成本175元;同时,病虫害发生率显著降低,农药残留符合绿色标准,真正实现“增产增收”与“生态环保”的双赢。

金润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得益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强大支撑与政府的保驾护航。自育苗中心建成以来,企业持续与中国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深度合作,引入全自动营养钵制钵机替代人工装填,不断迭代育苗技术;今年,嘉鱼县潘家湾镇进一步与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共建健康蔬菜栽培研发中心,规划建设210亩数字化健康栽培示范区与12亩玻璃温室品种技术展示区,目前已有3名专家入驻,示范区土地翻耕、玻璃温室维修均已完成,新街镇富德蔬菜育苗基地正同步开展育苗工作,为后续种植做好准备。

“示范区将种植美味甘蓝、一品甜味等品种180亩,剩余30亩将培育皱叶菜、西兰花等十多个品种。”刘志雄表示,数字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今,在科技赋能下,嘉鱼的智慧农业已初见成效;未来,随着更多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升级,这片土地必将“蔬”写出更精彩的现代农业答卷,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廖亮  皮道琦  皮博)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