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 产业发展量质齐升
摘要:今年以来,甘肃省通渭县紧紧围绕“陇上神泉·书画通渭”核心文旅品牌,聚焦品牌提升、产业融合与服务优化,通过活动引流、业态创新与惠民活动协同发力,推动文体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今年以来,甘肃省通渭县紧紧围绕“陇上神泉·书画通渭”核心文旅品牌,聚焦品牌提升、产业融合与服务优化,通过活动引流、业态创新与惠民活动协同发力,推动文体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品牌引领,加快打造区域文旅标签。年初以来,推出冰雪旅游、文化惠民、新春年俗等3个篇章活动,涵盖书画展创、体育赛事、戏曲展演、元宵烟花音乐秀等60项精彩内容,成功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春节期间,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36.32万人次,同比增长28%,旅游收入达2.2亿元,同比增长32%。四月,成功举办通渭县文化旅游产业推介会,全方位展示“品通渭书画、享陇上神泉、访红色圣地、游耕读人家”四大品牌,为文旅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陇上神泉·书画通渭”文化活动月期间,甘肃省“四季村晚”秋季主场文艺演出、“安万”秦腔演出、“书画通渭”采风展览、“乐享神泉”露营活动、中医温泉康养体验、乡村篮球邀请赛等21场次文体旅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和新媒体达人打卡宣传,有效提升县域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书画+温泉”经济有效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多业联动消费。
产业提质,持续推进文旅项目攻坚。今年计划新建总投资2290万元的红军长征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利用项目和投资1.5亿元的长征(通渭段)文化旅游复合廊道建设项目2个红色文旅项目;投入3.2亿元完善温泉景区道路、游客服务中心及生态景观区,推进门户区游憩设施建设;建成中医温泉水疗中心,创新“中医+温泉”模式,年接待康养游客超20万人次,康复周期平均缩短30%。竣工验收的翰墨文化中心项目,将充分发挥通渭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品牌效应,有力推动当地书画展览、培训、交易、拍卖等全产业链聚合发展。依托全县43处红色遗址,开发“红色+研学”“红色+乡村”等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积极邀请安万剧院通渭演出,5天吸引超10万人次现场观看,周边县区及外地戏迷占比达30%。活动现场聚集玉器、古玩、字画、农特产等经营商贩300余家,有效带动地方消费。
服务升级,数智赋能提升品牌影响。通渭县文化旅游产业推介会期间,20多名网络达人同步进行了直播,累计观看和互动人数达116万+。同时,通过新定西APP、定西融媒视频号、新通渭APP、通渭融媒视频号全面推介四张名片,累计发布推介信息170余条,浏览人数达600万人次。安万秦腔演出创新采用短视频直播、电子屏同步播映等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扩大传播范围。通渭县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邀请赛(村 BA)通过融媒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同步直播,吸引全网52 家媒体关注,总浏览量达999万人次,县属平台观看人次突破720万,累计观看超1000万次,创下通渭体育赛事传播新纪录。通过以戏曲、篮球为纽带,串联温泉康养、书画文化、红色旅游、耕读田园等资源,构建“品书画、享神泉、访红址、游耕读” 的文旅消费链条。
通渭县通过品牌活动引领、产业深度融合与服务质量升级,各项工作协同推进,在丰富市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显著增强了县域文旅吸引力和消费带动力。截至8月底,全县接待游客达407.65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旅游综合花费28.36亿元,同比增长97%。下一步,通渭县将继续深化“文旅+”战略,拓展研学采风、康养度假等新业态,持续打响“陇上神泉·书画通渭”品牌影响力,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贡献文旅力量。(通渭县委宣传部 汤希东)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