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130亿元!成都经开区集中签约17个重大项目
摘要:活动中,17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133.5亿元,为成都经开区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同时向外界展示成都经开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与新图景。
中国发展网讯 9月17日,“立园满园”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推介会暨2025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生态链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活动中,17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133.5亿元,为成都经开区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同时向外界展示成都经开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与新图景。
成都经开区坚定“稳油补电、存增并进、整零并重”发展思路,持续做强汽车主导产业,加快培育“镇园之宝”,今年以来,一汽-大众捷达品牌焕新升级、东风集团新能源车型加速导入、吉利新能源整车基地全面启动,整车链主企业转型提质,有力带动汽车产业链零部件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落地增效,推动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突破下线,中创新航二期等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成都经开区产业链上下贯通、协同并进,正推动汽车产业能级实现跨越式提升。
17个项目集中签约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按下“快进键”
重大项目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对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具有显著拉动效应。记者注意到,本次集中签约的17个重大项目与“汽车”紧密关联,既有汽车产业链制造业项目,也有汽车产业链关联生产性服务业项目,主要涵盖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座舱、汽车底盘、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项目总投资达133.5亿元,整体呈现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等特点,高度契合当前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变革方向。
签约仪式上,一批引领性项目格外引人注目——富晟新能源商用车运营平台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打造以数据驱动的新能源商用车租赁运营平台;久信科技锂离子电容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集高功率脉冲电容器、高功率微波及激光电源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总投资15亿元。智能网联领域也不乏重点项目,如中国汽研四川智能网联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北斗智联西南研发与创新业务基地项目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大批总部型、配套型项目也布局落子成都经开区。招商智行运力平台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拟设立招商智行西部总部,主要开展低速无人车地方标准制定、无人车运力服务及相关配套平台与系统研发等;闪聚电池成都基地项目将建设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电池Pack基地,设计年产能超过25万套,配套吉利等区内整车链主企业,建成投产后五年累计产值将超过200亿元;宁波誉立汽车双联屏仪表项目将建设智能座舱产品生产基地,主要为德赛西威等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支撑。
“此次集中签约是成都经开区实施‘立园满园’行动、推动‘11557’政策体系落地落实、加快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圈的又一重要成果。”成都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这些签约的重大项目将从延伸产业链、补齐关键环节、丰富场景示范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充分发挥产业带动效应,助力区域产业建圈强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生态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智能网联场景亮相
释放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作为国家级产业园区、全省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成都经开区已聚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链主”级整车企业,超800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集群发展,形成了从动力总成、底盘系统、车身内外饰到电子电器、新能源三电系统的汽车全产业链条。今年1至8月,全区整车产量54.49万辆、同比增长26.2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4.93万辆、同比增长301%。
成都经开区作为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承载地,近年来抢抓智能网联新风口,支撑成都市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依托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测试道路全域开放,推动首批自动驾驶示范线商业化运营。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智能座舱、路侧感知、智能网联乘用车等27个关键领域布局,覆盖比例达67.5%,累计引育智能网联相关企业102家,基本形成从“车端”“路端”“云端”到“应用端”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活动期间,成都经开区无人巡逻、无人配送、智慧办公等一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场景集中亮相,深度展示成都经开区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场景建设和商业化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释放区域智能网联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既有产业基础、又有应用场景,还有政策加持!这是成都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独有的发展优势。”招商智行(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携手成都经开区加速推进新项目落地投用,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助力区域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
“诚挚邀请广大企业家到成都经开区投资兴业,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我们将始终秉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以‘经开速度’服务项目建设、以‘经开温度’呵护企业成长,竭尽所能让大家安心创业、放心投资、舒心生活。”成都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何子蕊)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