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中美贸易摩擦再起 但中国更有底气了

2025-10-17 11:35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我们可以看到,半年时间过去,中国经济经受住了考验,外贸局面进一步打开,面对“小院高墙”,我们扩大了“朋友圈”,应对反而更自如、更自信。

季晓莉

9月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以来,美方一边要谈判,一边却威胁恐吓出台新的限制措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和特别指定国民清单;通过穿透性规则任意扩大受管制企业范围,影响中方数千家企业;执意落地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严重损害中方利益。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该政策出台前,中方已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向美方进行了通报。然而,美国东部时间10月10日,美方宣布,针对中方采取的稀土等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将对中方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10月14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会同其他部门对航运业、造船业和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利益受美301调查影响开展调查。

中美贸易再起摩擦,全球市场再掀波澜,但这一回和4月份相比,市场反应没那么剧烈,中国的应对也更加沉着。我们可以看到,半年时间过去,中国经济经受住了考验,外贸局面进一步打开,面对“小院高墙”,我们扩大了“朋友圈”,应对反而更自如、更自信。

尽管受到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但经济数据表明,前三季度中国外贸保持稳健,9月出口继续好于预期,更大的惊喜来自进口激增,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新的贸易伙伴。这种韧性表明,在美国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已与世界其他地区强化了贸易联系。

不仅如此,中国还在不断开辟新的贸易路线。10月13日,满载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商品的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首艘货船抵达英国费利克斯托港,用时仅20天,相比中欧班列约25天、苏伊士运河航线约40天以及好望角航线约50天的航期,具有明显时效优势。据悉,北方航道货运量2024年达到约3790万吨,2025年预计增长约20%,这对优化全球供应链具有重要价值。

反观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即将进入第三周,影响在全美范围持续蔓延。为保证军饷发放,联邦政府不得不暂停支付其他联邦雇员和服务机构员工的工资,但共和党与民主党迅速达成妥协的前景渺茫。在这种境况下,美国总统特朗普虽然提出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但美国海关11月1日能不能顺利进行大规模关税调整,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打一个问号。关税能否落地、最终实际能形成多大影响力,恐怕也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

10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小幅上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这缘于进口商因美国关税政策而提前囤货、大多数国家努力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的开放与稳定。但关税冲击正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世界经济仍较为脆弱。

中美之间的博弈与合作不会停止,因为我们将一直在全球经济这个“生态圈”内。如果“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多种树、改变气候环境,总有一天这个“生态圈”会变得更好。(中国经济导报)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