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双向奔赴促进上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实施

2025-10-21 11:01 中国发展网 记者鲍筱兰

摘要:会上,民营经济组织代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对贯彻落实《条例》表达期望,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同时就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交流讨论。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鲍筱兰报道  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0月20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就《上海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实施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凝聚发展共识,提振发展信心。

顾军表示,民营企业是推动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上海就业主渠道、科创生力军和出海主力军。从2015年到去年底,上海民营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7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达到320万户,占全市总量的90%以上。20日,《条例》开始实施,围绕公平竞争、投资促进、融资服务、科技创新、对外经贸、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细化落实国家《民营经济促进法》,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完善相关制度举措,以立法打造上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在上海这片创新热土上,有无数民营企业奋斗的身影,从全球创新药、智能机器人、流快递、定位导航、养老养护和餐饮美食,为上海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好地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发挥了巨大作用。

会上,民营经济组织代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对贯彻落实《条例》表达期望,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同时就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交流讨论。参会企业谈到,《条例》的发布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议在贯彻落实《条例》时,结合上海深化建设“五个中心”的战略机遇,进一步优化开放创新环境、完善投融资服务、强化企业权益保护等,支持民营企业抢抓发展机遇,拓展发展布局。

顾军说,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深度链接,增强全球化的发展能力;要坚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深度统筹,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要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的营商环境,持续聚焦民营企业所需所盼所急,全心全意护权益、优服务、促发展,以高水平法治护航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广大企业家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在上海这片热土上展业兴业,共享上海城市发展机遇。

当下,民营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在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领域,傅利叶与英伟达、苹果、ETH Zurich 等全球领先机构开展联合研究,在强化学习、运动控制及多模态感知等前沿方向持续产出高水平成果。最近,该公司推出的最新一代主打交互陪伴功能的人形机器人GR-3,在运动控制和认知表现均有突破,更贴近人类。

“鼓励民营经济组织与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或创新联合体”以及“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的应用试验”,上海傅利叶公共事务经理李翀对《条例》中科技创新章节非常感兴趣,她表示,人形机器人的落地离不开应用场景,有相当一部分供应链布局上海,非常需要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以及更多的“首试首用”场景,共同推动产业进步。

同时,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条例》提到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与民营经济组织合作,培育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对傅利叶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为进一步助力民营经济组织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条例》规定,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助力民营经济组织拓展全球市场。同时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通关物流全流程电子化服务。优化跨境金融便利化措施,畅通跨境支付结算渠道等。

“圆通速递正全面实施全球化战略,《条例》中的许多政策与我们的发展战略可谓同频共振、双向奔赴。”圆通速递副总裁张龙武说。截至今年1-9月,圆通速递快递业务完成量达225.84亿件,同比增长16.4%,他们还正稳步推进“1+7”全球快递网络布局,目标打造一个安全、畅通、高效、可持续、自主可控的全球物流供应链体系。 

思源电气党委书记陈照平表示,思源电气是一家专注于输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在去年公司业绩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8%。公司目前公司已成为全球主要输配电行业高端装备市场的主流供应商,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订单突破1/3。

“《条例》回应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核心关切,以立法形式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千寻位置副总裁李戈杨说。千寻位置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时空智能科技公司,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在全球范围已建设和接入超过6000座北斗地基增强站。

“规模化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对资金的需求。”李戈杨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相比,此次《条例》立法中将融资服务单独成章,其中提到的破解融资难题,构建多元融资服务体系对他们的发展阶段十分适配。

在融资服务方面,《条例》还明确强化信贷公平,明确金融机构对本机构工作人员为各类经济组织办理贷款的尽职免责情形应当保持一致。同时落实普惠金融政策,推动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增量扩面;明确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开发和提供适合民营经济组织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融资征信服务。

“我们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还希望加强和上下游企业的对接,希望通过政府搭台结识更多合作伙伴。”李戈杨说。针对企业的这一需求,市发改委表示将建立完善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企业座谈会等形式走访企业,破除政企之间的信息壁垒,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托举之力。

顾军表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走出去是必然选择。根据《条例》,上海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升级货物贸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推动民营经济组织参与离岸贸易、离岸金融业务,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合作。

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圆通速递有限公司、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青浦区崧泽养护院、上海市宝山区洪三饭店等民营经济组织代表参加座谈会,以上8家企业在座谈会上聊出了“心里话”,将积极参与上海城市功能提升,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委金融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科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参会。

责任编辑:张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