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加速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
摘要:探索建立适应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的产消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全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河南方案”。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郭冠军近日从河南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推进会上了解到,河南省加速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在调结构、保安全、促消纳、扩投资、降成本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13批622个,新增风光装机规模815万千瓦,水电规模1.1万千瓦,储能规模约224万千瓦/609万千瓦时,新增配电线路4346公里,新增配电容量555万千伏安,建成后年发电量达142亿度。
位于新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洛新园区)的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强联”),占地面积1627亩,年用电量超3亿度。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新强联成立全资子公司——洛阳新圣新能源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道路边坡、空地、停车场等资源建设光伏树,实现分布式光伏能建尽建,相比传统方式,可建设规模和发电量分别增加58%和60%,所发绿电占全厂用电量比例达47.5%,充分满足企业绿电需求,探索了新能源就地利用的新模式,在促进绿电消纳、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提高自主能源保障能力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据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河南省能源局局长夏兴介绍,河南省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大电网保障大城市大工业,分布式保障农村”的思路,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工业企业、产业园区、增量配电网、整村开发等典型模式,推动原来依靠大电网自上而下供应电力的传统方式,向自发自用为主、大电网兜底保障的新模式转变,实现能源供给方式和用能结构的革命性变化。探索建立适应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的产消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全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河南方案”。
责任编辑:张晶